【伯覽歐洲杯】德國的夏天終于來了

王勤伯06-26 03:55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特派記者王勤伯發自德國

歐洲杯剛開始的時候,德國的夏天一直躲在厚厚的雨云里。夜晚在現場報道比賽,不僅很冷,一件外套甚至不夠,而且在回程需要擔驚受怕忍受一個小時的高速夜路。

盡管德國的工業水平備受稱贊,但德國人在很多細節上做得并不好,甚至可以說缺陷十足。例如高速路的排水很糟糕,當一來一往兩輛汽車都在使用超車道時,彼此錯身時會把大量的積水像波浪一樣濺到對面的車上。另一個問題是道路兩側的反光標志嚴重不足,開夜路非常不舒服,甚至可以說很危險。

2157589701-612x612.jpg

大約夏至左右開始,筆者所在的魯爾區天氣像是突然之間變好了,陰云密布讓位于陽光燦爛。這對于以任何一種身份參加賽事的人來說都是好事,無論是球員、志愿者、記者還是球迷。

然而,6月25日法國對波蘭的比賽,筆者經歷了另一件未曾料想的事情:曝曬。

這是因為多特蒙德體育場的記者席正對著夕陽,下午6點開球的比賽,正是烈日當空,一半以上面積的草皮已經被球場陰影覆蓋,球員們比賽不受影響,而記者席所在的看臺完全是烤箱狀態。桌子是滾燙的,椅子是滾燙的,也根本沒有可能打開電腦工作,因為什么都看不見。

為電視臺工作的英國前國腳博斯洛伊德發現筆者身邊有空位,也坐了過來。很多電視記者在比賽中無法申請到帶寫字臺的座位,這些座位會優先留給文字記者。但博斯洛伊德是個很認真的人,他在比賽中一直手寫做筆記,所以有桌子會更方便。然而,堅持了半場比賽不到,他就離開了,滿頭都是汗。

1719344789249.jpg

另外有一個南歐同行來得比較晚,比賽開始后一段時間才過來,他也坐到了筆者身邊的空位。這位同行似乎很有經驗,他從背包里拿出一件熨燙整齊的短袖衫,雙手托在頭頂,形成一個小涼棚。

筆者也趕緊模仿,拿出背包以以防變天帶來的外套搭起涼棚。這樣確實有效果,眼睛不受陽光直射,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球場里陰影部分的比賽場景(否則是根本看不清的,只能看寫字臺上的電視機)。

然而,沒過幾分鐘,我發現頭部就像放在一個蒸籠里,再這樣下去肯定中暑。南歐的一些做法其實不適合德國,因為德國的夏天濕度要高很多,不是南歐式的干熱,又沒有風,罩起來肯定等同蒸桑拿。

我把外套放下來不久,身邊的同行也把他的短袖放了下來,他也撐不住了,而且他的決定更干脆——他收拾起背包直接走了。估計是回賽場外的新聞中心去。

多特蒙德的新聞中心有一個缺點,它的位置離賽場很遠,要去那里必須掃碼離開球場,不確定是否還可以進來。而筆者習慣在賽后去混合區逛逛,聽聽球員說什么,所以決定留下。但這樣曝曬下去,中暑幾乎是肯定的,在德國的濕熱天氣里中暑,表現形式很多,甚至可能引發劇烈牙痛。

這時候筆者想起賽場里有一個小的記者工作間,其實就是多特蒙德平時自己比賽時的記者中心,因為面積太小,所以現在更多是留給新聞和圖片社的同行們使用。筆者決定去碰碰運氣,果然不錯,這里還有空位,也有別的德國記者因為害怕中暑躲到了這里。大屏幕上有比賽直播,同時球場里球迷的聲音聽得清清楚楚,這個地點找對了。

31719344845_.pic.jpg

你不喜歡的東西,有的是人珍惜。在離開看臺之前,遇到了非常享受那塊曝曬記者席的家伙:兩個臉上涂滿紅白藍三色油彩的法國球迷。他們的位置在同一個通道旁邊的球迷看臺,他們禮貌地詢問我能否坐到記者席上來拍一個自拍,而且堅持我必須也在座位上。

所以我們就一起做了一個模擬電視采訪:我問他們,對這場法國隊沒精打采的比賽怎么看?他們抓起桌子上的網線,模仿電視話筒,就像正在看臺上工作的解說員。

但他們說的都是球迷的真心話。他們說,其實都習慣了,因為真正的比賽還沒有開始,在淘汰賽開始之前,法國隊也希望減少消耗,同時也可能有自己的打算,在選擇對手。對于球迷來說,這樣的比賽是否精彩紛呈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有這樣的機會,大家一起熱鬧和開心。

我不知道在比賽1比1結束以后,他們是否會感到同樣的開心,因為法國隊沒有獲得小組第一,去了德國、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半區,幾個爭冠熱門一起扎堆。對手是一回事,球迷自己的行程是更大的麻煩,之前的大賽中我聽不少強隊球迷說過不爽的經歷,因為算錯了本隊的路線圖(通常就是因為沒有拿到小組第一),淘汰賽預訂的球票、旅館、飛機票全都錯了,去看的是和自己毫無關系的球隊的比賽。

2158660518-612x612.jpg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王勤伯

體壇傳媒駐意大利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