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精彩程度高開低走 歐洲杯賽制有大問題

閆羽06-28 00:19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歐洲杯小組賽已經全部戰罷,各位看官感覺如何?精彩紛呈肯定是有那么一些,畢竟一上來開幕戰就是進球盛宴,接下來的多場對決也是破門不斷。但好景不長,世界波對轟我們還沒有看夠,大賽就漸漸進入到各隊都爭當縮頭烏龜的節奏,連現場觀眾都有看睡著的,熬夜守在電視機前的中國球迷怎能不犯困?這種狀況真有點讓人不是滋味,它是大勢所趨,還是暫時現象?我們的愿望當然是希望淘汰賽能夠“觸底反彈”。

123.png

本屆小組賽究竟有多“無聊”?先來瞧瞧數據:場均進球僅為2.25,比上屆全程的2.78差了一大截,相比時間上已經很遙遠的2016歐洲杯(場均2.12球)也高不到哪里去。關鍵在于,這數字還是從小組賽首輪場均進球數高達2.83的基礎上跌落下來的。這就更顯得高開低走。

再舉個例子,本屆小組賽首輪沒有一場0比0,包括上半場沒有進球的局面也是直到最后才在葡萄牙對捷克時出現(最終比分2比1)。然而到了第二輪,大家都贏不了的小比分平局突然就成了主流。在這其中,當然也有一些能算得上是驚心動魄的,比如阿爾巴尼亞補時絕平克羅地亞(這場2比2也是小組賽中唯一一場單邊能進兩球以上的平局),塞爾維亞第95分鐘扳平斯洛文尼亞,以及第三輪德國絕平瑞士等。但更多的場次都像是雙方都拿對手沒辦法,于是乎干脆“和氣生財”,不如早早直奔平局而去。第二輪荷蘭對法國就有點這種意思,至少橙衣軍團在最后階段先放棄了復仇心理,而第三輪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打成平手后同時瘋狂慶祝的場景,多多少少也讓人覺得有點怪味。

所以這是怎么了?賽制的原因是很難不被聯想到的。從2016年開始,歐洲杯16強變24強,參賽隊變多了,第一階段的緊張感卻降低了。6個小組第三有4個能出線,這樣只要能“茍得住”,少輸球避免慘敗,那悄悄溜進淘汰賽就是完全有可能的。說起來2016年那一屆就有類似的局面,當初甚至沒有高開,直接就進入到“小球”成串的局面,小組賽第一輪沒有單場能進4球的比賽,而整個小組賽階段平局達到10場,其中包括4場0比0。

到了本屆,“保平心理”似乎更加變本加厲,完全沒進球的較量同樣是4場,但全部36場比賽里有14場平局,所占比率已接近4成。其中7場都發生在第三輪,真是“沒有幾支球隊下定決心要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C組和E組:前面英格蘭帶頭,大家都是零蛋對零蛋;后者末輪前一度讓人以為“算分會很麻煩”,畢竟4隊連環套全是3分,但結果卻是“一切維持原貌”。要不是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還有進球,那真是同樣“踢了也白踢”。

a81cdc21-5596-4885-8d18-72284eeae717.jpg

可能有人會想起:上一屆不是不這樣么?的確,2020歐洲杯的小組賽階段只有8場平局,且0比0只有兩場。但現在看來,3年前或許完全是特例。一方面11國聯辦給賽事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另一方面受疫情的影響,各隊實力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容易讓弱隊有“非分之想”。另外分組排序的不同或許也影響著各隊的心態。上屆兩個被淘汰的小組第三是芬蘭和斯洛伐克,前者在B組拿到3分,但后者可是在E組,而且是最后一場0比5慘敗才把位置讓給了同樣只有3分的烏克蘭。

這說明什么?說明如果靠前小組的第三名成績偏好,那靠后小組的未出線球隊就會有更多的拼勁——因為不拼很可能出局。事實是上屆小組賽末輪也只有兩場平局,且是葡萄牙2比2法國,以及德國2比2匈牙利,與本屆一大堆不思進取的握手言和完全不是一回事。然后我們再來看看本屆,A組第三匈牙利只有3分凈勝球-3,雖然他們對蘇格蘭的第100分鐘絕殺很值得敬佩,但這一看就是完全不保險的數字。而B組克羅地亞被意大利絕平后更是只有2分,確定被淘汰是早晚的事。

前兩組都基本把位置預定好了,后面的還需要特別努力么?這就有點類似上賽季英超的情況,為什么大多數為保級而戰的球隊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顯得不著急?還不是因為“墊底三強”實在太差,讓大家都心里有底。算起來本屆小組賽其實只有兩支球隊在最后一輪拼出了新天地,其一是爆冷拿到D組第一的奧地利,其二則是大賽首秀即創造新歷史的格魯吉亞。后者末輪前只有1分排名F組榜末,完全是背水一戰的態勢,又正好遇上了打盹的葡萄牙。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閆羽

體壇周報英超專家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