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我真的不在乎。”搭配著一副略帶嘲諷的笑臉,法國隊主帥德尚在歐洲杯半決賽前的回應絕對稱得上霸氣。覺得無聊,你們就不看唄!反正“我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完全是那種“我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然而賽前笑得歡,賽后拉清單,德尚的“打臉時刻”馬上就來了。1比2輸給西班牙,法國可是一點都不冤。
誠然,單從這場頂級對決的過程來看,我們倒也不能完全把德尚和法國隊定義為防守足球的代表,至少他們終結了自己歐洲杯殺進半決賽還沒有運動戰進球的搞笑記錄,也在落后之時做出了“快速應變”——第62分鐘,德尚便一口氣用掉3個換人名額,時間段之早,人數之多,似乎并不太符合大家對“龜派主帥”的刻板印象。
但其實,法國隊除了技不如人臨場發揮不如對手,還是輸在了他們相對保守的理念上。對西班牙,德尚最初的戰術選擇也許并沒有什么大錯,畢竟斗牛士軍團的弱點過于明顯。他們3名主力缺陣,右側中場佩德里受傷,右后衛卡瓦哈爾和右中衛勒諾爾芒又停賽,這擺明了法國隊只要發揮姆巴佩在左路的速度優勢,就很有希望迅速擊垮對手。
比賽的開局也確實如此,雖然穆阿尼是在禁區右側頂進頭球,但機會的來源正是法國隊在左路形成了絕佳的進攻態勢:姆巴佩沒有受到夾擊,在與38歲老將納瓦斯一對一的情況下,他選擇傳中又或者做其他動作都會占據明顯優勢。在那之后不久,納瓦斯還因為匆忙補防,鏟倒拉比奧特吃到了一張黃牌,足夠說明他就是法國人可以充分利用的短板。
這塊“短板”還只踢了58分鐘,就因傷無法堅持被換下,單就這幾點要素而言,簡直可以歸納為“被打爆”。但實際上納瓦斯的總體表現并不算很差,法國人在他面前也就只進過一球。為什么?因為這個弱點看得到卻并不總是摸得到。用姆巴佩來沖擊老將當然是穩賺的買賣,但問題在于西班牙人吃了一次虧之后,很快就利用自己的中場控球優勢把法國人給壓了回去。在這一路你能更多看到的是亞馬爾與隊友們的配合,姆巴佩的接球機會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呈現出減少的態勢。全場姆總也就觸球30次,相比在右路的登貝萊(50)少了很多,而后者還少踢十來分鐘,第79分鐘就被吉魯換下。
這種現象并不是偶然的,與德尚的三后腰布陣有不小的關系。坎特、楚阿梅尼和拉比奧都不是那種能帶球擺脫再送出手術刀傳球的類型,盡管他們也會輪流前插,但能夠給到鋒線三人的支援還是比較有限。另外最靈活、插上頻率最高的坎特又基本位于右側,這就更“孤立”了原本應該強勢猛攻的左路,等于是有優勢也沒有好好利用。相反,法國隊的丟球倒都是偏左側的防守出了問題。亞馬爾的超級兜射和奧爾莫的挑球過人都是神來之筆,防不住未必是錯,但進球背景板不是拉比奧就是楚阿梅尼,大概也能說明安排太多防守中場其實多余。
如果德尚更大膽一些,比賽走勢又是否會完全不同?這個問題的答案未必是肯定的,因為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法國隊主帥也果斷地做出過改變。首次調整登場的3名替補,對應的變化就是提高中場向前的輸送(卡馬溫加),增加中場與鋒線的銜接(格列茲曼)以及強化左路的強攻能力(巴爾克拉),但他們都沒有起到足夠好的效果,法國隊還是無法將比分扳平。
罪魁看上去還是那個老問題:法國隊的射門效率太差。下半時高盧雄雞有過幾次絕好的攻門機會,包括第76分鐘無人盯防的特奧在禁區線內接卡馬溫加鏟傳,以及第86分鐘姆巴佩快速突進后內切閃出角度,但這兩次射門都高得離譜。所以這還是狀態的鍋,和戰術思路保不保守沒關系?非也。進攻效率過低的問題,在小組賽階段就已經暴露了出來,但德尚考慮的改善計劃一直都比較保守,每次最多做一點點測試,并且給全隊灌輸的理念就是要保持球隊的“平衡與穩固”。
進球困難怎么辦?那最好就不丟球。這是120分鐘0比0,點球大戰淘汰葡萄牙后德尚的總結,道理雖然沒錯,但一直秉承這種理念,潛移默化的結果就是真丟球了,球隊不知道怎么能拼回來。從小組賽到半決賽,法國隊全部6場比賽第一次落后就輸掉了,這應該不是巧合。回想起來,他們本屆歐洲杯第一次丟球,小組賽末輪被萊萬點球攻破金身之后,也是沒有豁出去爭勝確保小組第一,這才落到了“死亡半區”要和西班牙交手。
當然了,能進4強,在哪個半區已經區別不大。不過作為中立球迷,我們或許也該感謝法國人的“選擇”,否則半決賽要是英法大戰,德尚對索斯蓋特,那還真是想想都“美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