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慕了!巴黎賽場內外中國都有壓倒性的存在感

黑嘉麗08-06 12:41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黑嘉麗報道

巴黎奧運會10個比賽日過后,中國代表團以21金排名金牌榜第一,而日本代表團以10金排名第七。相比于金牌的差距,日本集英社旗下的雜志向媒體《Number》撰文指出,巴黎奧運會競技賽場內外,中國都有壓倒性的存在感。

微信圖片_20240806121020.png

中日兩國代表團在體操、乒乓球、羽毛球等多個項目上存在直接的競爭,除了體操之外,乒羽等項目多以中國隊奪金告終。與此同時,中日兩隊在觀眾應援聲浪方面的差距,更讓日本媒體在意。

在羽毛球女雙半決賽中,中國隊的劉圣書/譚寧組合擊敗了日本組合志田千陽/松山奈未。日媒表示,環視賽場發現,觀眾席上日本國旗大概只有七八面,而中國國旗超過30面。盡管志田千陽在中日的人氣都很高,但是日本的加油助威聲是分散在賽場各處的,并未形成統一的應援聲音,而中國的助威整齊劃一,人數上至少比日本多出一倍。

而在乒乓球的賽場上,用日媒的話形容那簡直是“中國隊的主場”。8月2日的女單半決賽中,日本人氣選手早田希娜迎戰中國選手孫穎莎,日媒表示雙方的聲援簡直不是一個檔次,對比鮮明:“比賽每個球的間隙,只要有機會看臺上就會傳出‘孫穎莎加油’的口號,而早田得分也只是引起一些歡呼而已。”

即便不是中日直接對抗的比賽,只要有中國隊的比賽,賽場氛圍就十分熱烈。日媒介紹稱,在混雙首輪比賽中,中國組合王楚欽/孫穎莎在日本組合張本智和/早田希娜之后出場,中國組合剛一出場,觀眾席上就爆發出歡呼聲,中國國旗就已經開始舞動。“助威的規模,當然也有中國組合是世界第一的原因,但日本組合也是世界排名第二啊!助威差距如此之大,恐怕不僅僅是選手受關注程度這一個原因。”

而更令日媒在意的,顯然是賽場之外的差別。

《Number》在文章中指出,走出賽場后日本品牌的存在感同樣很低,“巴黎的多個公交站上,都有中國乒乓球選手樊振東代言的牛奶品牌的廣告。大大的中文字,法語小得不靠近根本看不見。雖然是牛奶品牌,但在巴黎的超市里根本從未見過,那到底為什么要做廣告呢?另外,中國的蒙牛是奧運會的官方贊助商,這種大膽的廣告戰略,不僅是從商業角度考慮,還體現了國家的經濟實力。”

此外,奧運會擊劍館外有中國品牌阿里巴巴的展館,韓國品牌三星在運動員村開設了手機專賣店。《Number》認為,作為官方贊助商的日本豐田汽車,雖然行駛在巴黎市區,但不注意看根本無法辨別。而最顯眼的日本品牌,顯然還是香榭麗舍大街上的KENZO和鬼冢虎。“日本企業的宣傳,并沒有傳達到巴黎。與奧運會相關,在巴黎這片土地上表現突出的亞洲國家,并不是日本。被評價為高品質的日本制造和服務,在巴黎度過了每一天都遺憾的日子。”

微信圖片_20240806123001.png

撰寫這篇文章的記者齋藤裕,目前正在巴黎采訪,而他也從記者的角度去解讀中國的存在感:“到達法國后,最讓我吃驚的是語言介紹。乘坐穿梭于各機場航站樓之間的交通工具時,廣播會以法語、英語、漢語的順序進行播報。機場內的指示牌上,除了法語之外只有英語和中文。連接交通工具內的無線網絡,可以選擇法語、英語、漢語和西班牙語,沒有日語。而在比賽現場的混合采訪區,運動員經過的順序是電視媒體區、優先媒體區,然后才是我所在的普通紙媒區。優先媒體有AFP(法新社)、AP(美聯社)、路透社、新華通訊社以及奧運會官方媒體5家,而他們在比賽現場的記者席也與其他媒體不同,是有指定座位的‘特別待遇’。新華社被認為是代表世界的媒體,擁有與奧運會官方一樣的地位。”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