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崢
北京時間8月7日,巴黎奧運會舉重項目拉開戰幕。不同于往屆比賽,這次的舉重項目被安排在了賽程的中后段才開始。在揭幕戰男子61公斤級決賽中,中國選手李發彬最終以總成績310公斤,成功衛冕該項目冠軍,為中國舉重隊取得了巴黎奧運會的開門紅。泰國選手西拉差以303公斤獲得亞軍,美國選手莫里斯以298公斤排名第三。
在抓舉比賽中,李發彬開把順利舉起137公斤,之后兩把李發彬又分別舉起140公斤和143公斤。143公斤也打破奧運會紀錄。抓舉比賽結束,李發彬領先第二名印尼老將伊拉萬8公斤。
挺舉比賽,伊拉萬三次試舉都以失敗告終,提前退出了冠軍競爭。李發彬的開把是167公斤,他的上挺略顯著急而失敗,好在第二把他成功舉起了167公斤。領先優勢擴大到11公斤,雖然第三把172公斤再次失敗,總成績定格在310公斤,但已經沒有人能阻擋李發彬奪冠了。
賽后接受采訪時,李發彬自己也對挺舉的表現很不滿意。他說:“今天可能跟我年齡有點關系,后面的話確實感覺體能不夠。現場氛圍特別好,自己特別想盡全力。但隨著年齡增長,在體能和心肺方面,在后面也有點力不從心。抓舉充滿絕對的信心,現場中國觀眾很熱情,自己表現得很好,挺舉上自己特別不滿意。”
巴黎周期圓滿收官,李發彬表示接下來暫時還沒有規劃,目前就是先享受賽場。“東京第一次奪冠時懵懵懂懂的,只想著為國而戰,為國爭光,第二次感覺有一種更享受的心態去比賽。”
在“內卷”中占據先機
如果提到舉重比賽那些難忘的瞬間,東京奧運會上屬于李發彬的“金雞獨立”時刻一定可以算一個。這個沖上當時熱搜第一名的動作,讓更多人記住了李發彬的名字。
享受完鮮花和掌聲的日子,李發彬是國家舉重隊最早投入系統訓練的奧運冠軍。因為在經歷過這一切后他更清晰地認識到,競技體育選手一旦不努力,就會開始走下坡路,那你也就不再擁有榮譽和光環了。于是2022年他重新回到了起點,默默開啟了巴黎周期的備戰。
由于巴黎奧運會舉重級別的調整,在男子61公斤級這個級別上,中國舉重隊呈現出“嚴重內卷”的狀態,同是東京奧運會冠軍的諶利軍從67公斤級降到61公斤級繼續逐夢巴黎,還有“00后”的小將丁紅杰、何岳基也希望能在與前輩的競爭中展示自己。
有競爭就會有壓力,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李發彬也勇于接受這樣的挑戰。李發彬說:“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能力不止于現在,小隊員拼勁十足,能讓我更有動力去挑戰極限,向著更高更強的成績突破。”
而對于諶利軍,李發彬承認剛開始得知這個信息,對他心理沖擊還是蠻大的。“諶利軍在他那個級別之前實力很強,會給我帶來一些的壓力。但我覺得壓力也是一種動力,如果沒有強大的對手也很難去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
秉承著這樣的信念,李發彬的訓練也更加刻苦。在2022年底的世界舉重錦標賽中,李發彬以抓舉137公斤、挺舉175公斤、總成績312公斤包攬該項目三枚金牌,其中挺舉175公斤還打破了世界紀錄。加上之前就在他名下的抓舉和總成績世界紀錄,男子舉重61公斤級正式進入了李發彬的時代。
長年累月的訓練,舉重運動員身上或多或少都帶有傷病,李發彬也不例外。膝關節的骨挫傷讓他無法在訓練中持續保持大強度。身體和精神都非常疲憊,但只能咬著牙去堅持。他說:“到了我這個年齡(31歲),可能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包括訓練的強度,比年輕時都要來得大。我堅信自己能扛過去,因為中國舉重隊現在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作為一名老將,我也應當扛起大旗。”
2023年5月的舉重亞錦賽是諶利軍降體重后第一次和李發彬同場較量。李發彬314公斤的總成績僅僅領先諶利軍4公斤,這讓李發彬真實地感受到了壓力。但他相信良性的競爭,能促使兩人共同進步。
實現舉重生涯“大滿貫”
到了9月的世錦賽,李發彬以抓舉141公斤、挺舉167公斤、總成績308公斤,獲得抓舉和總成績冠軍!問題出在了挺舉比賽上,李發彬三次試舉僅成功了一次。他表示在抓舉中嘗試突破世界紀錄,導致體能的分配出現了問題。“第一把挺舉167公斤失敗,感覺自己都暈掉了,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舉的。”
第二把試舉167公斤,李發彬終于拿下。第三把原本準備的171公斤,但最后根據情況,降到169公斤,結果心理和比賽節奏上又出現了問題,導致再次失敗。雖然丟掉了挺舉金牌很可惜,但李發彬認為能夠在比賽中發現一些問題是好事,畢竟“經驗比金牌要來得重要。”
在世錦賽上丟金,李發彬就想在亞運會上去證明自己。但世錦賽和亞運會間隔時間太近,連續的控體重、降體重,還要保持住高水平的競技狀態確實很難,間隔的這兩周時間內,李發彬帶著壓力和責任瘋狂地練。來到賽區,看著中國選手一次次奪金的表現,那種必須奪冠的念頭在他腦海中不斷閃過,也積累成了思想包袱。
在亞運會上,兩名朝鮮選手給李發彬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雖然抓舉比賽李發彬發揮正常,但隨后的挺舉比賽卻經歷了一番煎熬。在開把挺起167公斤后,李發彬的后兩把171公斤都失敗了。幸好朝鮮選手樸明近在第三把嘗試沖擊追平世界紀錄的175公斤時失敗,李發彬才驚險地拿到最終的冠軍。并實現了舉重生涯的“大滿貫”。
接連兩次大賽,挺舉都只成功了一把,李發彬對自己的表現不太滿意。他認為在備戰以及戰術安排等方面暴露了一些平時被忽略的問題。而且在兩次大賽中他都出現了嘔吐的癥狀。“以后需要盡量把細節做到更好。在挺舉候場的時候有些松懈,兩次試舉都出現了無力感。同時長時間在等待別人試舉,而自己沒有在戰術上進行調整,這樣就喪失了主動權。”
兩個月后的舉重大獎賽卡塔爾站,李發彬在抓舉第二次試舉時,肘關節肌肉突然拉傷,雖然忍痛拼下抓舉金牌,但為了避免影響奧運備戰,教練組決定讓他放棄之后的挺舉比賽。
進入2023年的冬訓也意味著巴黎周期進入了倒計時。李發彬練得很苦,在克服傷病同時,堅持把日常的訓練細節做好,把能力練高、練好、練穩。
2024年4月的泰國世界杯是這個周期奧運選拔賽的最后一場比賽,經過冬訓的夯實,李發彬以抓舉146公斤、挺舉166公斤、總成績312公斤獲得該級別抓舉和總成績金牌,其中抓舉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這次比賽李發彬不僅戰勝了諶利軍,同時也以314公斤的總成績高居這個周期男子61公斤級奧運資格世界排名第一,領先第二名優勢達到11公斤。
但這次挺舉比賽,李發彬意外輸給了美國小將莫里斯10公斤,對手還破了他的世界紀錄,這給李發彬敲響了警鐘。“選拔賽只是一個中考,后面奧運會才是大考。我們在努力的同時別人也在努力,也是不可小覷的。現在就是一種去拼去搏的狀態,奧運會上我一定要完勝他,全力拿下金牌。”
在巴黎,李發彬兌現了自己的諾言,雖然在挺舉比賽中稍有波動,但他的優勢無人能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