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王全立
苦斗五局,決勝局以3分之差失利,中國女排以這樣的方式離開巴黎奧運會,可惜!說可惜,自然有理由,這是中國女排過程最好的一次奧運會第5名,然而競技賽場歷來以勝負分高低,過程再好,最終輸球,只能與巴黎提前說再見,遺憾!
過去兩三個賽季,中國女排一直是在質疑聲中成長的。說成長并無拔高之意,巴黎奧運會能在小組賽連勝美國、塞爾維亞兩隊,1/4決賽與進攻力超強的土耳其隊周旋五局以接近比分失利,中國女排的巴黎奧運會征程,從內容上可以用欣慰來點綴,毫不夸張地說,中國女排巴黎奧運周期最精彩的幾場球出現在巴黎奧運會。
從1984年至2004年,中國女排連續參加了11屆奧運會,曾3次奪得冠軍。巧合的是,第5名和中國女排也很有緣,2000年悉尼奧運會獲得的是第5名,2012年倫敦奧運會也是第5名,這次又是相隔12年再次獲得第5名。三次老五,結局一樣,過程不大一樣。24年前征戰悉尼奧運會的中國女排,小組賽僅取得2勝3負的戰績,那被公認為跌至低谷。12年前征戰倫敦奧運會的中國女排,名次落在近鄰日韓之后,作為長期領跑亞洲女子排壇的一面旗幟,這個排名有些尷尬。由此可見,將中國女排本屆奧運會名次定義為史上價值最高的第五名,沒有托高之嫌。
內容上令人喝彩,結果不盡如人意。這就是競技體育的殘酷。鮮為人知的是,創造一流內容的中國女排有一項指標悄然間跌到歷史最低谷,這個低谷,是指連續兩屆奧運會無緣四強,這是中國女排歷史第一次。
來看看中國女排歷屆奧運會的參賽戰績:1984年冠軍、1988年季軍、1992年第7名,1996年亞軍,2000年第5年,2004年冠軍,2008年季軍,2012年第5名,2016年冠軍,2021年第9名,2024年第5名。一連串戰績,尾巴確實不漂亮。
尾巴不出彩,但誰也不會否認,以中國女排目前的實力,第五名已經是很好的結果。與土耳其隊一戰不難看出中國隊進攻力的差距,這樣的差距和小組賽中塞之戰、世界聯賽中意之戰都表現得很鮮明。和歐美強力型球隊相比,中國女排的特點是攻守平衡,進攻點分散。此話反過來說,我們缺少像博斯科維奇、埃格努、瓦爾加斯這樣的超一流邊攻手,她們在一場比賽往往可以奉獻三四十分的業績,中土之戰瓦爾加斯一人就拿了42多分,決勝局關鍵時刻正是她的幾記重扣為土耳其隊笑到最后立下頭功。這不是技戰術的差距,這是人種的差異。
人種的差異,不是中國女排靠努力能解決的。中國排球界能解決的,是充分利用國內隊員的現有條件,盡最大努力挖掘潛力,用己之長克敵之短。事實上,中國女排輝煌四十載,靠的就是這個智慧和勤奮。
中國女排副攻強,這是歐美強隊公認的。我們的副攻強在哪里?我們的副攻身高超一流,攔網效率高,快攻威力大,我們的副攻強,正是中國女排“高快結合”戰術風格中的“高”字的很好體現。多年來,在亞洲女排傳統強隊日本、韓國日益沒落的情況下,中國女排能始終立下世界女排強隊之林,真是在“高”與“快”之間找到一個不錯的結合點。
筆者曾整理過一組數據,1984年以來歷屆奧運會女排賽參賽球隊及名次。這個小切口的資料,襯托出中國女排這支團隊的偉大,因為最近40年能連續11屆參加奧運會,只有3支隊伍:中國、美國和巴西。這11屆奧運會,中國女排8次是以世錦賽、世界杯兩項大賽的優異成績獲得直通奧運會資格的,確實很神奇。
中國女排在巴黎奧運會三場硬仗的一組數據,或許可以回答中國女排為什么神奇。本屆奧運會中國女排與美國、塞爾維亞、土耳其三強交鋒,關鍵數據絲毫不落于下風。請看:中美之戰扣球、攔網、發球、對手失誤四項得分指標是68:74、12:11、1:6、21:11,中塞之戰四項得分指標是64:61、攔網12:9、發球6:4、對手失誤18:20,中土之戰四項得分指標是:68:78、攔網12:8、發球7:9,對方失誤22:15。對于其他亞洲球隊來說,這是一組相當神奇的數據。
這組數據,很好地回答了為什么中國女排一直行,答應是:全面。
當今國際女子排壇,和20世紀八九十年代時期相比大不相同。最明顯變化就是強隊明顯多了。請注意,這期間新冒出的強隊無一例外地來自歐洲:意大利、巴西、塞爾維亞、土耳其、荷蘭…20世紀80年代初中期國際女子排壇就中日美三支一流強隊,80年代中后期演變成中古蘇。90年代是古巴一枝獨秀,俄羅斯、中國緊隨其后。進入21世紀“世界強隊俱樂部”一下子擴容到10多支。如此背景,新世紀的中國女排仍然立于世界強林,仍然5次奪得過三大賽冠軍,巴黎奧運會仍然拼到第5名,真的不容易。
郎平、朱婷是中國女排歷史上最有實力的兩大攻手,如果單論4號位、2號位的扣球力度,她倆肯定比不上博斯科維奇、埃格努、瓦爾加斯,也比不上當年的海曼、克洛克特。她倆之所以被公認為各自時代的世界頂尖扣球手,靠的是全面的技術。全面,也正是中國女排長時間立下世界女排強隊之林的硬核。
巴黎奧運會沒有沖進四強甚至走到更遠,確實有些遺憾,但精彩的比賽內容讓每一個關心中國女排的人都會對這支英雄團隊抱以信心。繼續高舉“高快結合”大旗,以中國排球人的聰明才智和吃苦耐勞精神,在守正創新中創造中國女排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