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報道 隨著日本女子圍棋聯(lián)賽的啟動,中日韓三國女子棋界均擁有了自己的聯(lián)賽,相比三國男子棋界實力的不平衡,女子棋界才真的是三國演義現(xiàn)實版。
2013年中國女子圍甲聯(lián)賽在北京創(chuàng)辦,直至今日已連續(xù)舉辦十屆,中國最大的央企中信集團提供穩(wěn)定贊助支持。女子圍甲聯(lián)賽共有十支隊參加,每隊3人外加一名替補,涵蓋了一線職業(yè)女棋手,是為女子圍棋的柱石與引擎。
韓國女子圍棋聯(lián)賽2015年出爐,共有8隊參賽,亦為每隊四人,賽制為常規(guī)賽雙循環(huán)+季后賽方式,經(jīng)過十年不間斷的舉辦,已成為支撐韓國女子圍棋的中堅力量。
2024年日本女子圍棋聯(lián)賽終于登場,盡管只有五支隊參賽,但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筑巢引鳳,花開蝶自來。日本圍棋多年來都以頭銜戰(zhàn)為主梁體系搭建而成,現(xiàn)在向中韓看齊,啟動女子圍棋聯(lián)賽,不僅僅是從此多了一項團體賽事,而是有望以其獨有的方式和魅力,重樹日本女子圍棋,賦予其綿綿不息的持久動力,從而壯大日本女子圍棋。
事實上,日本女子圍棋聯(lián)賽的出爐,也是因為日本女子圍棋有了與中韓相抗衡的實力底氣,藤澤里菜七段、上野愛咲美五段等新一代女棋手的崛起,改變了中日韓女子棋界的實力版圖,日本終于有了在三國演義版圖中占據(jù)一席的本錢。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先后舉辦的翠寶杯、寶海杯、興倉杯、正官莊杯以及穹窿山并圣杯、黃龍士杯、天臺山杯、吳清源杯等女子圍棋大賽,日本女子棋手從未奪冠,表現(xiàn)得比日本男子棋手還要虛弱。這么多年的三國女子擂臺賽,日本棋手一直是陪讀角色,從未改變。
然而,自從“雙驕”藤澤里菜、上野愛咲美相繼崛起后,日本女子圍棋的分量大增。2023年第六屆吳清源杯,藤澤里菜連勝李小溪五段、王晨星五段、於之瑩八段、周泓余七段,首次打進決賽,改寫了日本女棋手多年無一進決賽的歷史。
2024年第十屆黃龍士杯,“錘妹”上野愛咲美五段直至倒數(shù)第二輪仍與周泓余七段同以5勝1負領跑,因其小分占優(yōu),最后一輪奪冠形勢最佳。幸而決勝輪,陸敏全六段成功阻擊“錘妹”,而周泓余逆轉險勝韓國許瑞玹四段后得以加冕。
韓國崔精九段、吳侑珍九段、金彩瑛八段加上天才少女金恩持九段,組成女子天團。然而,崔精在黃龍士杯賽中的6連敗以及退出女子排名第一,證明其強勢遠不如前,而金彩瑛和金恩持分別在中國圍乙聯(lián)賽、亞運會中的弱勢表現(xiàn),亦凸現(xiàn)韓國女子天團的虛弱。只辦一屆的湖盤杯世界女子擂臺賽,中國隊主將尚未出場即終結比賽,也足以證明了雙方實力的無限接近。
無心插柳柳成蔭,棋界三國演義重現(xiàn),但是在女子圍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