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社會風氣持續向好的重要途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廉潔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遠的歷史智慧,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深厚的文化滋養。
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提供價值引領。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著崇尚廉潔的傳統美德,廉潔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深厚的根基。早在戰國時期,屈原的《楚辭·招魂》中就有“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表達了古人對廉潔品格的追求。儒家強調為政以德,將“廉”作為一種重要的治國理政理念,孔子提出“政者,正也”,“正”,即正直、公正。從柳宗元的“廢貪而立廉”,到包拯的“清心為治本”,再到鄭板橋的“一枝一葉總關情”,無論是古代圣賢的清廉事跡還是流傳千古的廉潔格言,都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對于廉潔自律的崇尚與追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化根脈,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歷史智慧,曾多次引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思想,例如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時講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的講話中提到“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等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思想不僅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性格和精神風貌,其內含的清廉、公正、無私等價值觀與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高度契合,為黨員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樹立了正確的價值導向,更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提供了道德支撐。
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提供精神支撐。儒家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擔當。其中“修身”在廉潔層面的體現就是要求每個人在內心深處樹立廉潔意識,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帶頭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不僅要求個人做到誠實守信、廉潔奉公,更要求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必須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嚴守紀律規矩,筑牢清廉底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訓家風文化,也是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齊家”提出了明確要求?!额伿霞矣枴贰吨熳蛹矣枴返冉浀浼矣?,都蘊含著豐富的廉潔教育內容,強調家庭是廉潔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黨的十八大以來,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被提到新的高度,一系列配套規章、措施相繼出臺?!吨袊伯a黨廉潔自律準則》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要求“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天下之本在家”,傳承和弘揚優秀廉潔家訓家風文化,引導家庭成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廉潔觀,對于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家庭環境和社會氛圍,進一步促進全社會形成共同抵制腐敗、崇尚廉潔的良好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提供政治智慧。《周禮》提出了系統考核官吏的“六廉”標準,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體現了“廉”是為政之本的精神;《易經》有言“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強調為官者不可追求榮華而謀取祿位,應保持廉潔。中國古代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以及秦漢時期的御史大夫、唐代的御史臺、明清時期的都察院等,對于發揮廉潔文化的浸潤作用,促進正風肅紀,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政治智慧不僅包括對于權力運行規律的深刻洞察,也包括對于腐敗現象產生根源的深入剖析?!懊髡咭驎r而變,知者隨時而制。”在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中,我們需要認真總結和借鑒這些歷史智慧,不斷完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加強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建設,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問題,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和智慧,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效和進展。
昂首闊步新時代,篤定堅實踏新程。廉潔文化建設是黨的自我革命必須長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新時代呼喚新理念,新理念帶來新風尚。當前廉潔文化建設面臨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為引領,在變局中抓住根本,善于突破,筑牢廉潔思想根基,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廉潔文化的源頭活水,不斷開創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新局面。
文/郭江龍 司若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