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上賽季切爾西低開高走,最后被認為是交出了一份帶有希望的“及格答卷”,其重要標志就是該隊拿到了重返歐戰的資格。然而現在看來,這個“歐丙”在藍軍的心目中顯然分量并不太重,否則他們也不會把球隊的絕對核心排除在新賽季的歐協杯名單之外。沒有帕爾默,切爾西能在歐洲賽場過關斬將嗎?瞧瞧他們將要面對的對手,似乎“讓子”也不是不可以。不過事先排除大將絕非只是因為“輕敵”,而是因為規則以及藍軍的特殊情況所致——都說切爾西老板伯利是在玩“真人足球經理”,如果您是足球游戲FM系列的玩家,又特別喜歡囤球員的話,那這種情況可以說還真有一點眼熟。
關于帕爾默的“落選”,英媒的普遍態度是“可以理解”,畢竟這位22歲的英格蘭才俊上賽季便踢了45場俱樂部比賽,再加上夏季參加歐洲杯休息時間相對有限,本賽季自然應該避免負擔太重引發負面損害。 而據推算,切爾西在2024-25賽季的總比賽數量有望達到75到80場,這包括英超、聯賽杯、足總杯、歐協杯以及將在明年夏天舉行的首屆新版世俱杯。較量如此數量眾多,把其中一部分排除出去,讓其成為隊中絕對主力的休息時段,似乎也是合理的選擇。
不過按常理來想,要讓球員休息,讓他輪休不就行了?為什么連名都不報,就不怕真想用的時候用不了?這就涉及到歐足聯的規定了。與英超類似,在歐冠、歐聯以及歐協杯上,各參賽隊可以上報一份總人數最高25人的注冊名單,即“A名單”,但注冊標準又與英超略有不同。在英超,25人中需要有8人為“本土培養”,也就是21歲以前曾在英格蘭俱樂部效力滿3年的球員。而歐足聯的標準則是8名“本土”中還得至少包括4名“俱樂部培養”,即15到21歲之間,曾在該俱樂部注冊三個完整賽季的球員,而在其他英超俱樂部取得“本土”資格的球員則不能算作此列。如果湊不夠4人,那注冊的總人數就將相應減少。
具體到切爾西隊,在英超有“戶口本”的帕爾默只能算作“協會培養”,因為他來自曼城青訓而不是藍軍。而與其情況類似,此番得到注冊的則是門將桑切斯、后衛阿達拉比奧約、中場丘庫埃梅卡和迪尤斯伯里-霍爾4位。能以“俱樂部培養”身份注冊到A名單的選手,目前切爾西則只有兩位,分別是正在養傷的隊長里斯·詹姆斯以及不知道該算幾號門將的貝里斯特倫。在此之前,藍軍符合這一標準的一線隊成員倒也不少,包括加拉格爾、查洛巴以及布羅亞等,但他們今夏不是被賣掉就是被外租,所以才造就了目前的局面。
除上述幾人之外,藍軍當然也還有其他符合“俱樂部培養”標準的選手,此次歐協杯名單中的科爾韋爾、阿昌龐、泰里克·喬治和基亞諾·戴爾便都是此類。不過由于他們屬于U21球員(出生于2023年1月之后),因此并不需要在A名單注冊,屬于歐戰B名單的成員。在這方面,歐戰與英超也有區別,英超U21球員無需注冊即可參戰,但歐足聯的B名單卻要求該年輕球員在15歲生日后曾在該俱樂部不間斷效力兩年,或者是連續效力三年期間最多被租借到同國其他俱樂部不超過1年。
按歐足聯的算法,在英超無需擔心“名額問題”的古斯托、韋加、卡薩代伊和吉烏等小將都屬于“非本土球員”,需要占用注冊資格。而非本土球員的數量每隊最多只能注冊17個,如果馬雷斯卡希望他們能在歐協杯上登場,就需要做出一些取舍。這里順帶一提,切爾西剛剛租來、在英超屬于“本土培養”的英格蘭前鋒桑喬在歐戰需要以“非本土”身份注冊,因為他17歲就從曼城去了德甲多特蒙德,那時候距他的15歲生日還沒有滿3年。
既然多出來不少需要名額的隊友,在歐戰戶口降檔又需要休息的帕爾默被排除在名單之外,也就不奇怪了。另外拉維亞、韋斯利·福法納和奇爾韋爾等能讓人引起一些注意的名字也不在名單之中,前兩位上賽季都經歷過大傷,落選的理由算是和帕爾默類似,而奇爾韋爾則是被馬雷斯卡排除出了賽季計劃。目前只剩下土超尚未關窗,能讓英格蘭左后衛盡快踢上球的選擇已經不多。
從10月開始到12月中旬,切爾西將進行6場歐協杯“排位賽”較量,對手分別是比利時的根特、希臘的帕納辛奈克斯、 亞美尼亞的諾亞、德國的海登海姆、哈薩克斯坦的阿斯塔納和愛爾蘭的三葉草流浪者。論紙面實力,這些球隊肯定都比不了切爾西,所以沒有帕爾默等人應該也不會成為很大的問題,而到了明年2月,各隊將可以對歐協杯名單進行調整,最多更換3名球員,所以屆時切爾西完全可以把他們的核心人物加回來。當然,換人的前提是藍軍沒有陰溝翻船,還有歐戰淘汰賽可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