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亞拉”統治全場,德國踢出后勒夫時代最佳比賽

足球雋言09-08 17:20

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黃思雋

繼德國U21隊周三晚在匈牙利的杰爾以5比1大勝以色列,特雷索爾迪和重新入選的阿德耶米雙雙打開U21隊進球賬戶并梅開二度,德國國家隊周六晚也在新一屆的歐國聯小組賽首輪主場5比0橫掃匈牙利,“03雙星”穆西亞拉和維爾茨大放異彩,盡顯雙核風范,而遺憾錯過本土歐洲杯的亞歷山大·帕夫洛維奇也及時加入這場天才派對。無論是比賽內容還是結果,納格爾斯曼的德國隊都打出了一場毫無水分的“后勒夫時代”最佳比賽。遺憾的是,這樣一場比賽來得太晚了,它明明可以提前至少兩三個月就踢出來。

納格爾斯曼做“最小程度改變”

告別了四大元老——克羅斯、托馬斯·穆勒、京多安和諾伊爾之后的第一場比賽,納格爾斯曼并沒有急于為德國隊改頭換面。通過只選入一名新人(施蒂勒)的23人名單,納帥就已經向外界傳達了清晰信號:他會在本土歐洲杯的基礎上進行改良,而不是改革。賽前新聞發布會上,納帥既明確了新隊長基米希還會繼續擔任右后衛,而不會回到中場去接替克羅斯或京多安,又指出克羅斯的離開將使得比賽方式會有“最小程度的改變”,但基本理念仍然相似。

1725786720594053432.jpg

諾伊爾、克羅斯和京多安退隊,呂迪格請假,特爾斯特根、格羅斯、菲爾克魯格和尼科·施洛特貝克取而代之。

果然,納格爾斯曼排出了一個變化最小的首發陣容:菲爾克魯格、帕斯卡爾·格羅斯和特爾斯特根分別成為京多安、克羅斯和諾伊爾的替代者——更準確地說,是哈弗茨后撤頂替了京多安,從而使得歐洲杯上未曾首發的經典中鋒菲爾克魯格終于可以回到首發名單。此外,由于呂迪格請假,第三中衛尼科·施洛特貝克取而代之,若納唐·塔因此換到右側。

還有一個微調在于,穆西亞拉和維爾茨位置對調。維爾茨在歐洲杯上主要在左側活動,在勒沃庫森的3421體系里也是如此,而這一場則換到右側。不過,他和穆西亞拉在歐洲杯上就經常靈活換位,或者來到同側。在納帥的定義里,這個4231陣型中的“3”都是“10號”,邊路是留給兩位助攻能力出色的邊后衛的,因此這種左右對調可能會根據臨場需要進行,未必就是明確的位置調整。

開場后可以清楚看到,哈弗茨盡管在中場組織時會像京多安那樣適時回撤接應,但在前場進攻或防守時會成為菲爾克魯格的鋒線搭檔,而穆西亞拉和維爾茨則會往中路靠攏,使得陣型變成4222。這就意味著,前場球權基本集中在“維西亞拉”腳下,哈弗茨還是像歐洲杯上那樣依靠無球跑動來拉扯空間,作用并不體現在持球和傳威脅球上。菲爾克魯格則更多扮演禁區終結者的角色——按照現在的網語來說就是個“餅鋒”。

1725786851918073009.jpg

33歲的格羅斯接過了克羅斯留下的中后場指揮棒。

相比于歐洲杯上3個“10號”——穆西亞拉、京多安和維爾茨(薩內)都要上腳,哈弗茨則把大量體能用于穿插扯動,如今這個由2個“10號”+游擊型前鋒+禁區終結者的前場體系分工更加明確,尤其是穆西亞拉和維爾茨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他倆會根據對方的位置做相應的橫向移動,中間不再需要一些多余的過渡,或者被第三者打亂配合節奏。

中后場的“最小程度改變”在于在后場組織時,組織型6號格羅斯不會像歐洲杯上的克羅斯那樣,后撤到左中衛位置,而是一對中衛往兩側拉開,由格羅斯(或安德里希)后撤到兩人之間持球。當然,這種改變的一大成因或許是施洛特貝克這位左腳中衛的出場。假如中衛還是呂迪格搭檔若納唐·塔,或許其中一名后腰還是要回撤到左中衛。

從數據可以明確看出,本場雙中衛拿球的機會(若納唐·塔、施洛特貝克和替補的羅賓·科赫3人總計觸球145次)明顯少于雙后腰(格羅斯、安德里希以及替補的帕夫洛維奇和施蒂勒總計觸球216次),甚至略少于“組織型右后衛”基米希(81次),其中只踢了59分鐘的格羅斯就觸球多達78次,而替下他的帕夫洛維奇則拿球42次,充分顯示出這個位置的球權核心地位。

賞心悅目的“U21三人組”

不過,新的中后場組織體系在開場20分鐘運轉并不順暢,面對匈牙利的逼搶顯得手忙腳亂,好在新一門特爾斯特根還是能(像諾伊爾那樣)在控球和出球上提供最大幫助。賽后納格爾斯曼也指出,開局階段球隊踢得“有點太過于懶散”,同時杜塞爾多夫水星娛樂競技場的草皮質量也不理想。

轉折點出現在第20分鐘:施洛特貝克用標志性的左腳長傳策動進攻,鮑洛格匆忙回撤過程中頭球解圍頂向了中路,維爾茨右腳停球順勢巧妙地人球分過馬通·達爾道伊,接著舒服地送給前插的穆西亞拉,后者又舒舒服服地把球喂到了菲爾克魯格嘴邊,可惜后者面對古拉奇的右腳低射角度太正,被萊比錫門將用右腳擋住。

1725786881203087882.jpg

穆西亞拉喂餅,菲爾克魯格首開紀錄。

這是德國隊第一次絕佳機會,而在隨后的25分鐘內,他們又接連創造出另外3次絕佳機會,每一次都跟中后場核心格羅斯以及前場雙核“維西亞拉”有關。首開紀錄的一球,更是這3名核心球員之間的流暢連線:格羅斯中場右路過頂妙傳,靈氣十足的維爾茨快速前插用右腳腳面停球順勢轉身一扣晃開回追的安德拉什·舍費爾,一下子就在禁區右側獲得大片空間。上賽季德甲MVP迅速起左腳斜吊到后門柱,無人防守的勞姆前插凌空墊傳,穆西亞拉停球后面對古拉奇無私橫敲,菲爾克魯格這一次終于順利吃餅,將國家隊履歷改寫為22場14球。

毫不夸張地說,德國隊在本土歐洲杯上5場比賽打進了多達11球,卻沒有一個在配合流暢度上比得過這個球。納格爾斯曼在這次國際比賽周剛開始時明確指出,歐洲杯上球隊在進攻轉換和定位球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強訓練。而這個團隊配合進球,似乎證明了納帥說到做到,他過去幾天的訓練是有成效的。如此出色的團隊配合進球,也立即提升了場上球員的信心,德國隊在隨后的比賽里還踢出了多次令人拍案叫絕的配合。相比于歐洲杯期間,德國隊在進攻三區的配合少了幾分瑣碎、拖沓和緊張兮兮,多了幾分流暢、快速和自由奔放。

盡管在上半場浪費了3次絕佳機會(哈弗茨頭頂腳踢浪費了2次),德國隊還是在下半場把該進的球都補回來了,繼歐洲杯揭幕戰后再次打進5球,而且除了哈弗茨的點球之外,都是通過配合完成。“維西亞拉”先是互相投桃報李,將比分擴大為3比0,然后又聯手幫助帕夫洛維奇收獲了國家隊處子球。穆西亞拉最終貢獻1球3助攻,這也是他國家隊生涯35場比賽以來第一次單場直接參與超過1球。當然,如果非要挑刺,你還是能找出一些問題,例如匈牙利下半場的2次良機,其實都是源于穆西亞拉丟失球權。

1725786907319029351.jpeg

穆西亞拉和維爾茨珠聯璧合,前者更是直接參與4個進球。

從納格爾斯曼到隊友,賽后都對“維西亞拉”贊嘆不已。納帥就指出:“當他倆尋找并且找到對方,就會非常非常賞心悅目。”第59分鐘就被馬克西米利安·拜爾換下的菲爾克魯格則說,在板凳上欣賞兩人的表演很快樂,“這是一份禮物。所有觀眾都會在接下來幾年內從中享受到樂趣。”穆西亞拉表示:“跟弗洛(維爾茨)一同比賽真的很有樂趣,一直都很有樂趣。如果我們倆都有節奏和自信,那么我們可以玩一整晚。”

如果說33歲的格羅斯在59分鐘內出色地完成了接替克羅斯的任務,令人更加無法理解為什么他在歐洲杯上只踢了半場球(對蘇格蘭的下半場),那么年僅20歲的帕夫洛維奇在替換他登場之后則令人眼前一亮。相比于技術扎實的格羅斯,帕夫洛維奇有更細膩的腳下技術以及靈巧的轉身擺脫,與身前的“維西亞拉”所構成的中場倒三角清晰可見。

1725786934143074020.jpeg

僅僅第2次出場的帕夫洛維奇收獲國家隊處子球。

3名U21天才之間不僅節奏一致,而且思維同步,配合起來行云流水。納格爾斯曼賽后對這位因病遺憾錯過歐洲杯的6號位天才贊不絕口,“帕夫洛踢得超好,出場后立即就很有統治力。他非常非常有存在感,符合我對6號位的想法。他也是個很酷的家伙,讓人喜歡,而且有獲勝欲望。真的讓我非常喜歡。”

假如歐洲杯上這樣踢……

如果說這個“U21夢幻三角”未能出現在歐洲杯上只能歸結為時運不濟,那么穆西亞拉和維爾茨之間如此美妙的化學反應無法在本土大賽上呈現出來,則屬于納格爾斯曼的責任。兩位“03后天才”都不乏高光時刻,但相互間很少有效地聯系起來,而且維爾茨在踢完小組賽后還丟掉了主力位置,直到對西班牙一戰替補登場后才重新為自己正名。維爾茨沒能在歐洲杯上充分施展才華,跟德國隊過分依賴克羅斯有直接關系,又或者說跟克羅斯回歸后,納格爾斯曼將京多安推上10號位有關。

1725786979293048691.jpeg

新一門特爾斯特根表現穩健。

其實在納格爾斯曼接手德國隊后的前2場比賽,即去年10月對美國和墨西哥的友誼賽上,穆西亞拉和維爾茨之間的化學反應是喜人的。當時京多安在后腰位置上與格羅斯搭檔,前場四人組則是“維西亞拉”加上菲爾克魯格和薩內,其中穆西亞拉居中,維爾茨居左。那兩場比賽,京多安和格羅斯的組合效果令人滿意,德國隊長的核心作用能夠體現出來。但到了11月,納帥令人費解地搞陣型試驗,為京多安更換后腰搭檔(基米希和戈雷茨卡)的效果非常糟糕,這才有了他后來下定決心請回克羅斯。直到現在,我們都不知道納帥當時為什么要“整活”,因為那套由哈弗茨踢左翼衛的“B方案”在歐洲杯上根本就沒用過。

如今回過頭來看,假如納格爾斯曼以美國之行的方案為基礎,即使用京多安和格羅斯(或者換成安德里希)搭檔雙后腰,加上基米希踢右后衛,以及用哈弗茨取代身體狀態不佳的薩內,那么在歐洲杯上會取得怎樣的成績呢?比賽內容會不會像這場對匈牙利一樣出色?

請回克羅斯當然不是錯誤,但因克羅斯回歸所造成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將京多安推上10號位,菲爾克魯格失去主力位置,維爾茨也踢得不舒服等等,最終導致德國隊在本土歐洲杯上并沒有展現出最理想的進攻狀態。而且納格爾斯曼對克羅斯的過度依賴甚至是迷信——不愿在對瑞士的小組賽收官戰安排他輪休,對西班牙的加時賽堅持把明顯體力不支的他留在場上,也導致格羅斯沒有得到本該有的出場機會,反而讓幸運搭上末班車的埃姆雷·詹撈到了過多出場時間。

1725787022873054178.jpg

納格爾斯曼和德國隊成功邁出了告別四大元老后的第一步。

請回克羅斯這個臨急抱佛腳的方案,確實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德國隊在家門口丟人現眼,保住了球隊下限,但并沒有讓這支不乏年輕天才的球隊充分挖掘出潛力。其實不僅是納格爾斯曼,不少隊友也對克羅斯產生了嚴重依賴,一遇到困難就想著把球交給“托尼老師”去處理。如今克羅斯和京多安一走,這幫后輩在場上的責任和角色反而變得清晰,球隊也立即打出了不僅是納格爾斯曼任內,也可能是最近五六年來的最佳比賽——匈牙利可不是什么臭魚爛蝦,而是德國隊在2021到2022年間連續3場正式比賽都啃不下的硬骨頭。

正如新隊長基米希所說,德國隊當然會想念克羅斯、京多安、諾伊爾和穆勒,“不幸又或者幸運的是,在足球里你總能被取代。當然了,經驗是難以取代的。對于年輕球員來說,逐漸成長起來總是很重要的。我們倆(注:和他一同接受采訪的菲爾克魯格)都因為一兩個球員退隊和留出位置而獲益。”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足球雋言

黃思雋的自媒體。與您一同讀懂讀透德國足球的今生前世。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