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晉城報道 首屆晉城圍棋公開賽決賽結束后,奪冠的楊鼎新九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他獲勝的一大關鍵是“冷靜”。無論是八強戰對范廷鈺九段“撿了一盤”,還是決賽對連笑九段的極限逆轉,都得益于對局過程中超乎尋常的冷靜。
八強戰楊鼎新對范廷鈺那盤棋,直至終局前那一刻,依然是范廷鈺勝率接近百分百的局面。雙方在打最后一個劫時,范廷鈺只需跟著應即可穩守優勢,實戰他突然出現致命的錯覺,決然消劫,與黑棋斷吃白棋七子相交換,勝率隨即發生斷崖式逆轉,范廷鈺就這樣斷送一盤好棋。
如果是在平時做題,或者時間充裕下的對局,這樣的失誤別說是范廷鈺這種級別高手,就是業余5段都不至于發生。反過來說,如果楊鼎新此時認定翻盤無望,意興闌珊,索性大度認輸,那這盤棋的勝負就是另一個版本。
決賽亦然,雙方在下邊盤打大劫時,楊鼎新此時的心其實是絕望的。局后他說他也只能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打劫,實戰著法實屬不得已而為之,“除了那樣下,我還有什么辦法呢?”但此時的連笑卻有選擇,他可以繼續打劫,也可以當即消劫。實戰他匆匆忙忙地消劫,干干脆脆地逆轉。
楊鼎新說的“冷靜”實則是一種高度集中的精神力、專注力,用之于勝負就是勝負心。李世石九段特別看重精神力,一旦戰績下滑,不能在關鍵比賽中取勝,他首先反省的是“精神力不如以前了?!彼殬I生涯中的一些經典翻盤戰例,比如2011年BC卡杯決賽第三局、2011年春蘭杯決賽第三局、2012年三星杯決賽三番棋后兩局,無不是在絕境下進行的極限逆轉。2012年三星杯決賽后兩局,他對古力九段兩度半目逆轉,將其享譽棋界的“翻盤術”用至極致。
韓國自曹薰鉉九段起的幾大天王棋手,一概都是逆轉圣手,曹薰鉉在首屆應氏杯決賽第四局和2002年三星杯八強戰對羅洗河九段之戰時的表現,堪稱逆轉劇的極限之作;其后的李昌鎬九段、李世石九段,也先后上演了無數盤逆轉大戲。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在一盤棋過程中,自始至終保持著精神力、專注力。身體條件并不突出的“二李”哪怕經過了數小時的鏖戰,依然目光如炬,淡定如斯。
剛剛結束的第十屆應氏杯決賽第二和第三局,謝科九段經歷了兩次大逆轉,優勢大到僅差一力遼九段停鐘認輸。然而,就算一百條道路僅有一條可以取勝,一力遼還是敏銳地抓住了。過去日本棋手在形勢已非時,慣于爽快認輸,謂之為棋士風度,但一力遼非但沒有輕易認輸,而且還在機遇如石光電火一閃而現時,他一躍而起,迅疾有力地一把抓住,連環殺手依次亮出,仿佛等待已久,算計已久。
過去韓國媒體形容李昌鎬對局過程中“像鱷魚般地等待”,曹薰鉉九段更是將弟子的冷靜形容為“像佛一樣”。不管是鱷魚還是佛,長時間靜靜地等待之后,倘若沒有鋒利爪牙和金剛霹靂手段,別說翻盤,就是平等的對手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