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圍棋比賽中屢屢出現因讀秒導致的超時負后,建議將現有的圍棋規則中的順時鐘讀秒改為倒計時,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超時負。
圍棋規則上的原文內容:
【 3、讀秒
讀秒是強制性的延續比賽的辦法。在采用規定基本時限外加讀秒制的比賽中,應事先明確,在規定時限內保留幾分鐘開始讀秒。此類慢棋比賽的讀秒每手棋限時為60秒,不足60秒的著手不予計時。達到60秒的視為已使用保留時限之中的1分鐘。
讀秒工作由裁判員執行。60秒一手的讀秒方式為: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1分、還剩×分。用至最后一分鐘時,讀秒方式變為:30秒、40秒、50秒,此后隨即以準確的語音逐秒報出:1、2、3、4、5、6、7、8、9、10。裁判員讀出“10”而棋手同時落子或尚未落子,均應判為已使用1分鐘。
采用30秒、20秒、10秒或其他讀秒辦法的快棋比賽,可根據上述原則,事先規定讀秒實施細則。】
建議內容:
【 3、讀秒
讀秒是強制性的延續比賽的辦法。在采用規定基本時限外加讀秒制的比賽中,應事先明確,讀秒的次數和每次的秒數。
讀秒工作電子棋鐘執行。如60秒一手的讀秒方式為:30秒、20秒、10秒、5秒、3秒、1秒、還剩×次讀秒,用至最后一次讀秒方式為:30秒、20秒、10秒,7秒,5秒,4秒,3秒,2秒,1秒,0秒,已超時。讀出“0”而棋手同時落子或尚未落子,均應判為已超時。
采用30秒、20秒、10秒或其他讀秒辦法的快棋比賽,可根據上述原則,事先規定讀秒實施細則。 】
我的幾點看法:
圍棋,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策略性吸引了無數愛好者。在圍棋競賽中,讀秒作為強制性延續比賽的方式,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讀秒工作由裁判員執行的工作方式,在當今電子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已成為過去時,不適應現在的實際操作。因此,本文將從多個角度闡述將圍棋競賽規則中的讀秒計時由“順數計時“改為”倒數計時“的必要性。
一、順應國際賽事計時慣例
在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等國際性體育賽事中,倒數計時已成為一種標準的計時方式。這種計時方式不僅直觀易懂,而且能夠給參賽者帶來強烈的緊迫感,有助于激發他們的競技狀態。
二、符合人們日常計時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更習慣于使用倒數計時來把握時間。例如,新年的到來,各種慶典總是伴隨著倒計時的鐘聲;交通紅綠燈前的行人等待也常伴隨著倒計時的數字變化;火箭發射前激動人心的時刻更是離不開倒計時的引導。這種計時方式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人們普遍接受并樂于使用的計時方式。
三、與其他計時規則保持一致
在圍棋競賽中,除了讀秒計時外,還有包干、加秒等多種計時方式,這些計時方式都采用倒數計時,以更直觀地反映時間的流逝。在讀秒規則中,基礎時間和讀秒次也是采用倒數計時,只有讀秒卻采用順數計時方式,與其他計時規則存在不一致性。
四、適應電子棋鐘的發展
2002年制定圍棋競賽制度,讀秒工作由裁判員執行,順序計時更符合人工計時,是哪個時代印跡。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棋鐘已經逐漸取代傳統的人工計時方式,成為圍棋競賽中不可缺的計時工具。電子棋鐘具有精確度高、操作簡便、易于管理等優點,能夠大大提高圍棋競賽的效率和公平性。相比之下,倒數計時方式更容易在電子棋鐘上實現,因此,將讀秒計時改為倒數計時,可以更好地適應電子棋鐘的發展,提高圍棋競賽的科技含量和公平性。
五、提高讀秒計時規則的嚴謹性和可執行性
例如:采用3次45秒讀秒的計時規則。
套用原文的讀秒計時規則,不好執行。
如最后30秒計時,順序計時是第15秒,如播報15秒作為剩下30秒的時間,運動員會搞不清。同理,最后10秒讀秒,順序計時是第35秒,如果播報35秒作為剩下10秒的時間,這種提示肯定也不友好。
套用修改后的讀秒計時規則,就好執行。
如最后30秒計時,倒數計時到30秒時,播報剩下30秒的時間。同理,倒數到10秒時,播報還剩下10秒的時間,這種提示更友好。
通過3次45秒的計時規則,去套用原文的讀秒規則,執行起來不友好;去套用修改后的讀秒規則,執行起來就沒有障礙,使圍棋讀秒計時規則更嚴謹,更具有可執行性。
綜上所述,將圍棋競賽規則中的讀秒計時由“順數計時”改為“倒數計時”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這種改變不僅可以順應國際賽事計時慣例、符合人們日常計時習慣、與其他計時規則保持一致、適應電子棋鐘的發展,還可以提高讀秒計時規則的嚴謹性、可執行性。因此,建議圍棋競賽組織者盡快將讀秒計時方式改為倒數計時方式,以推動圍棋競賽的規范化和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