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報道
浦項3比0大勝海港,賽后,中超老熟人樸泰夏高興極了。發布會上,他侃侃而談。可實際上在比賽前,他就對于奧斯卡領銜的海港洋槍團不以為然,甚至根本瞧不上所謂的中超外援新政。
事實的確如此,此役,海港隊共派出古斯塔沃、奇塔迪尼、茹薩、奧斯卡、波普5名外援,外加一位入籍球員蔣光太,實際上土生土長在中國的選手,算上替補只有7人。相比之下,浦項制鐵是由3名外援領銜——前鋒特謝拉、中場奧博丹、邊后衛萬德森。而從澳超加盟而來的中后衛阿斯普羅波塔米蒂斯壓根就沒出場,一直在替補席旁觀。
外援人數幾乎多出一倍,但結果是0比3,穆斯卡特對此很是無奈,但這并不出乎樸泰夏的預料:“對方外援名氣很大,能力也很出色,然而,足球還是一項團隊運動。”在比賽前,他的思路就很直接:要以一個團隊、一個整體,對抗海港外援個人能力。
其實在K1聯賽,如今也開始實施5+1外援政策,這是為了響應亞冠改制后的名額開放。但在韓國,基本沒有球隊在球場上用滿名額。樸泰夏直言:“歸根結底,還是在于成本問題。”他說,“從韓國俱樂部的構成上來講,幾乎沒有球隊可以用滿。事實上,全北現代、蔚山現代也是如此,由于很多原因,用上5名外援并不容易。”當然,他也承認在亞冠聯賽中,這會是K聯賽球隊的一個劣勢。
但所謂的劣勢,恐怕只是在對陣西亞球隊時才會得到體現。面對海港,即使是由奧斯卡領銜的5外援組合,戰至最后也是無力回天。樸泰夏認為,中國聯賽在過去引進外援的工作上,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建樹,哪怕現在繼續仿效亞冠,繼續加大外援使用:“今天,大家應該已經都看到了效果,但真實情況遠不是如此。從最近的表現來看,中國球隊完全沒有進行新老交替,比如在上海海港隊,我8-10年前在中國執教時的海港球員,還是繼續司職主力。但過去技術出色的外籍球員踢完比賽就離開了,沒有留下任何東西,中國球員也沒有學習到什么東西或者任何收獲。”對此,他的看法相當尖銳:中超現在就是一無所獲。
結果海港隊的排兵布陣,與樸泰夏的預判如出一轍。在首發陣容中,兩位35歲老將呂文君、王燊超赫然在列,相比之下,浦項隊則派出安在俊、洪胤相、李太錫、李圭伯4名00后選手先發。其中,李圭伯甚至才只有20歲。然而,安在俊、洪胤相、李太錫正是今年4月U23亞洲杯的韓國隊成員。在與中國國奧隊的比賽中,李太錫還在比賽中助攻一球,但韓國隊贏得非常艱苦,中國國奧隊一度有機會率先破門。可與上述三人相比,海港同年齡段最具才華,也是在U23亞洲杯打入一球、率隊擊敗阿聯酋的劉祝潤,卻只能在替補席上充當看客,包括今年聯賽,他迄今加起來也只有241分鐘出場時間。顯而易見的是,差距不是在國奧隊形成的,而是在聯賽中被拉大的。而這樣的現象,其實也正好對應了樸泰夏那句話——中超燒錢請外援,其實是毫無用處,5外援新政也純屬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