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報道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10月9日,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科學家戴維·貝克、德米斯·哈薩比斯和約翰·江珀,以表彰他們對生命的基礎材料蛋白質所做的研究。貝克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工作,哈薩比斯和江珀就職于倫敦的谷歌deepMind公司,即在兩次“人機大戰”中先后打敗李世石九段和柯潔九段的阿爾法狗(Alphago)設計公司。
該獎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布,被公認是科學界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獎金為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諾貝爾委員會說,貝克在2003年設計了一種新的蛋白質,他的研究團隊此后創造出一種又一種富有想象力的蛋白質,包括可以用作藥物、疫苗、納米材料和微型傳感器的蛋白質。哈薩比斯和江珀構建了一個人工智能模型,能夠預測研究人員已經識別出來的幾乎所有兩億種蛋白質的結構。
哈薩比斯參與開發的一種人工智能模型解決了一個50年來的難題:預測蛋白質的復雜結構。這種計算工具使科學家能夠設計出形狀和功能完全新穎的新蛋白質,為最大限度造福人類帶來無限可能。”
這個基于AI的蛋白質預測工具就叫Alphafold,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2016年,正是哈薩比斯設計的Alphago戰勝了14次世界冠軍獲得者李世石九段,因此被稱為“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第二次“人機大戰”在烏鎮舉行,由柯潔九段挑戰Alphago,結果0比3落敗。
兩次“人機大戰”后,AI給圍棋界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如今圍棋最強、最新技術一概由AI掌握,學習AI,已是職業棋手提高棋藝的不二法門。AI,最深層次地改變了流傳四千多年的圍棋技術,重新確立了圍棋生態。
當時,哈薩比斯研究AI從“人類智慧的堡壘”圍棋開始,意在推廣至其他領域。今天,他不僅做到了,而且還得到了諾貝爾獎的肯定。
但實際上,AlphaGo之父哈薩比斯的圍棋水平并不太高,他說自己在19歲才開始學圍棋,目前實力大概在業余1段左右。不過,哈薩比斯的國際象棋水平確實很高,一度稱得上是大師:4歲開始學國際象棋,13歲時成為這個年齡組的世界第二。現在哈薩比斯在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的排名是全球第17009名。
哈薩比斯還在世界撲克大賽上拿過幾個名次。這個比賽里包含了撲克的許多種玩法。智利作家本哈明·拉巴圖特的最新長篇《理性的瘋狂夢》第三部分就復盤了那場驚心動魄的人機大戰,作為前傳,也寫到了戴密斯·哈薩比斯的個人故事。
得悉此消息后,柯潔九段發朋友圈:“當年與AlphaGo之父、2024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哈薩比斯先生在烏鎮圍棋峰會上進行交流,太榮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