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洋溢的項目,活力四射的選手,恰如中國滑板運動,正乘著東京奧運會、杭州亞運會和巴黎奧運會的東風,乘勢而起,打開了無限想象力。
10月19日,2024年中國青少年U系列滑板巡回賽(北京站)在北京朝陽區BAN滑板公園收官,為期兩天的比賽吸引了來自北京、貴州等省市的近百名運動員參賽。杭州亞運會男子街式冠軍張杰以134.93分獲得男子U18街式項目冠軍。
2024年中國青少年U系列滑板巡回賽旨在發掘和培養滑板后備人才,北京站是今年第四站,分街式和碗池兩個項目,并分設男女U18、U15、U12、U9八個組別。各組別比賽分預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預賽階段每名隊員有兩輪比賽機會,每輪45秒。決賽采用“2+5”賽制,每位隊員兩輪線路,每輪45秒,再加五輪“大絕招”,最終分數為走線最高分和兩個大招最高分之和。
2024年中國青少年U系列滑板巡回賽(北京站)由中國輪滑協會主辦,圣巴(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圣巴 (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中國人保作為中國輪滑協會官方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保險保障服務。
“滑板比賽,裁判員根據運動員動作難度、完成度、場地利用率、流暢度和連貫性打分,北京站的比賽專業度很高,不少隊員的動作讓人眼前一亮,俱樂部滑手和專業隊員同場競技,兩種風格相互碰撞,是一個非常好的舞臺。”本次比賽裁判長、滑板國家級裁判陳龍說。
本次比賽仲裁、滑板國家級裁判王宏濤則感嘆道,參賽選手以U12和U9居多,尤其是U9組別,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參賽,一些女孩子也參與了進來,可以看出中國滑板人群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作為一個滑板從業者,感到非常振奮。”
杭州亞運會男子街式項目冠軍張杰在線路賽即穩居第一,隨后憑借大絕招環節的大桿 nollie noseblunt和nollie fs 360奪得男子街式U18組冠軍。張杰的貴州隊隊友張艷在女子街式表演賽中做出了全場最難動作bs tailslide,并以158.92分列第一。
“其實我的表現不如預期,kickflip bs smith沒有做出來。不過,每次站在比賽場上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比賽不僅僅是為了追求勝利,更是為了個人的成長和突破。滑板讓我學會了面對失敗、調整心態,把每次失敗當作學習的機會。”張杰賽后說。
由于超齡,杭州亞運會男子街式項目銅牌獲得者蘇建軍只能在觀眾席上為隊友張杰、張艷等人加油。“平時一踏入板場就是訓練比賽,就是緊張和興奮,看別人比賽輕松倒是輕松,但很不習慣,我期待一場屬于自己的比賽。”
滑板作為新興體育項目,比賽大多在公共區域進行,賽事組織模式還在逐漸摸索完善。本次比賽組委會負責人田向堃說:“我們既要確保比賽順利進行,又要提升運動員和觀眾的體驗感,還要體現出真正‘潮’的一面,所以每場比賽都需要精心策劃,不斷出新。當然,賽事的安全性永遠是第一位的。”跟其他賽事一樣,滑板運動的賽場內外也面臨眾多的風險考驗,保險成為其中的關鍵一環。本場比賽,中國人保派出產、壽、養老三個分公司共7人的工作團隊現場提供服務。
滑板運動以青少年尤其是學生群體為主,國家高度重視學生體育運動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國家建立健全學生體育活動意外傷害保險機制,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做好學校體育活動安全管理和運動傷害風險防控。人保壽險北京分公司賈猛說:“我們通過提供保障來幫助組委會和參賽者抵御風險,傳遞安全感,滑板比賽的氛圍很好,通過不斷下沉賽事一線,我們對這項運動有了更多了解,未來會更有針對性地保障賽事順利進行。”人保工作人員還根據運動風險特點,在現場耐心進行保險保障宣傳,提升從業者及家庭的保險意識。
在完成比賽的那一刻,很多滑手聚集到“有人保、滑得好”大展板前合影留念。他們只有歡笑,沒有眼淚,因為對于滑手來說,動作失敗是常態,但這項運動沒有失敗者。
滑板比賽的地方,總是聚集著很多人,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自稱來湊熱鬧的許先生說,看著這群年輕人不遺余力地發起一次次挑戰,不論是失敗后笑著重新走向起跳臺,都會情不自禁地為他們鼓掌。“我是看巴黎奧運會滑板決賽入‘坑’的,崔宸曦13歲就拿了第四名,我孩子剛三歲,計劃讓他玩滑板,今天聽說這里有滑板比賽,特地來看看現場比賽是怎么一回事。”
滑板的魅力,在于征服一個明確目標、完成極具難度的自我挑戰后,帶來強烈的滿足感與自信心,也帶來無與倫比的精神快樂,對青少年具有極大的引力。同時,滑板也是刺激、酷炫的代名詞。值得關注的是,由東京、巴黎兩屆奧運會催生的滑板熱也傳導到了場地建設上,據業內人士介紹,今年,包括北京朝陽區BAN滑板公園在內,北京、武漢、長沙等城市的多個滑板公園紛紛開張。值得關注的是,滑板公園不再是單一功能性場地,而是各地作為城市潮酷地標打造,滑板的文體融合功能正不斷被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