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足球對決遭遇完敗,孔氏拜仁的上限僅此而已?

足球雋言10-24 19:27

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黃思雋

從4比0到1比4,從“孔帕尼式大勝”到“孔帕尼式慘敗”,而且還是在弗利克和萊萬多夫斯基這兩位曾經的功勛面前出了洋相,歐冠3輪只拿到3分的拜仁不可避免地面臨輿論的新一輪質疑和拷問。如果說國際比賽周之前對勒沃庫森、阿斯頓維拉和法蘭克福的3連不勝可以歸結為風格相克,那么面對踢法同樣激進的巴薩卻凈負3球,是不是說明了這支高舉美麗足球大旗的拜仁上限不高?《踢球者》雜志就在賽后評論中發問:“這些球員適合這個體系嗎?”

1729768560236088319.png

10月23日,拜仁客場1比4完敗于巴塞羅那,遭遇歐冠2連敗。

一度令巴薩瀕臨崩盤

以場面論,拜仁以3球劣勢告負多少有些不公平,或者不走運。唯結果論者會指責孔帕尼一根筋和幼稚,沒有根據對手特點做針對性部署,依舊不顧一切地打高位壓迫,從而重蹈被法蘭克福攻入3球的覆轍,但事實絕非如此非黑即白。開場不到1分鐘,拉菲尼亞就已經單刀趟過諾伊爾打入空門。但在隨后將近20分鐘內,其實是巴薩幾乎被拜仁打崩了。凱恩獲得3次絕佳機會,其中2次成功破門,但第1次因輕微越位在先被VAR吹掉,還有1次形成單刀但停球稍大在禁區弧內被及時出擊的伊尼亞基·培尼亞化解。

正如基米希賽后所說的那樣,巴薩同樣采取高位逼搶,而且有很多冒險的縱深傳球,“他們有時就像在自殺式沖鋒。”孔帕尼對此早有準備,因此面對將防線推到中線的巴薩,拜仁會從后防甚至是諾伊爾那里直接長傳送到中場兩翼,然后再迅速用對角線斜傳球來沖破越位陷阱。

1729768583636024511.jpeg

拜仁在比賽開局一度壓制了巴薩,并由凱恩在第18分鐘扳平1比1。

在上半場很長一段時間內,場上反復出現這樣有趣的畫面:當一方在后場持球準備發起進攻,另一方的四人防線就會立即推到中線附近,于是多達20名球員就會聚集在球場大概1/4的區域內,好不熱鬧。一記縱深傳球之后,就是越位或不越位的判定,以及攻守雙方球員比拼沖刺速度了。控球率在六成左右的拜仁會更多地形成半場陣地進攻,而在這種情況下,巴薩防線依舊會前提來壓縮空間。凱恩第18分鐘扳平的一球就是針對巴薩布防的特點,利用兩邊轉移球和反越位所制造的殺機。

全場人盯人效果不佳

孔帕尼另一個明顯的針對性部署是對巴薩幾名關鍵球員采取全場人盯人,帕利尼亞頂上去盯防出任雙后腰之一的佩德里,基米希對位費爾明并因此經常后撤到中衛位置,于帕梅卡諾負責防范拉菲尼亞,金玟哉對位萊萬多夫斯基,而阿方索·戴維斯則負責亞馬爾。這就可以理解,為何剛一開場那個失球過程中,落在最后的那個人竟是基米希。當時金玟哉要緊跟后撤拿球的萊萬而離開了防線,而于帕和基米希在佩德里直傳的一瞬間交換了盯防對象,于帕頂上去貼費爾明時慢了一步,結果就讓費爾明接球轉身并完成致命傳球,而基米希在轉身過程中抬腳斷球失敗。

1729768660860011238.png

于帕梅卡諾對拉菲尼亞的盯防并不成功。

這個全場人盯人的安排顯然沒有收到理想效果,但你不能指責孔帕尼不作為,只能說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光是拉菲尼亞上演帽子戲法的結果,就足以說明于帕的防守是失敗的,但這又不能跟個人失誤劃等號。金玟哉不得不對第2個失球負上最大責任,但他在頭球解圍時被費爾明從后用手臂輕輕推了一把是失誤的關鍵——上周六勒沃庫森主場對法蘭克福一戰的補時階段,埃基蒂凱跳起頭球時也是被若納唐·塔用手臂稍微扛了一下,導致頂空門未果,當時主裁判以及VAR也不認為這個隱蔽且力量不大的手臂動作是犯規。而在第4個失球過程中,狼狽回追的于帕和金玟哉又一同淪為拉菲尼亞的背景板。

這些畫面似曾相識,國際比賽周前做客法蘭克福時就出現有過。當時不少人抱怨孔帕尼不用帕利尼亞,導致中場形同虛設,令一對中衛經常直接暴露在對方的炮火面前。這一回在蒙錐克,帕利尼亞取代了傷停的帕夫洛維奇,基米希還長時間留在防線上,結果呢?

1729768667888088322.jpeg

萊萬多夫斯基攻破老東家球門后并沒有慶祝。

盯防同樣身材矮小,但速度、靈巧和技術在自己之上的費爾明,基米希顯得非常吃力,第27分鐘就已經吃了黃牌。其實相比于于帕和金玟哉分別盯防拉菲尼亞和萊萬,更值得商榷的是安排基米希而不是防守能力更強的帕利尼亞去盯防費爾明并充當第三中衛的角色。帕利尼亞長時間處在8號甚至10號位,在高位逼搶時確實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與后防線(以及基米希)之間的距離過遠,快速攻轉守甚至落位防守時根本就起不到很多人所想象的屏障作用,于是拜仁重蹈覆轍。假如雙后腰交換角色,效果會不會更好?

下半場失去了耐心

拉菲尼亞在半場結束前梅開二度是重要轉捩點。一個場面占優,甚至在一段時間內把巴薩壓迫得手忙腳亂的半場過后,拜仁本該有更好的回報,更不該落后到2個球——1比3的比分令球員的心態,尤其是進攻端的技術處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基米希就表示:“我們的計劃是經常打防線身后和轉移球,上半場效果不錯,但下半場就不再那么好了。我們未能抓住機會,而他們在前場實施壓迫。我們失去了耐心,處理球不再干凈,過多地嘗試長傳打防線身后,并且丟掉了勢頭和控制。”

如果說拜仁上半場落后2球多少有些運氣不佳,那么下半場開局再丟一球,并在剩余時間里再也無法創造出得分良機則是技不如人,咎由自取。孔帕尼第60分鐘就一口氣拿掉了前場四人組除凱恩之外的3人,換上科芒、薩內和傷愈的穆西亞拉,同時還用戈雷茨卡替下帕利尼亞。事實證明,這不僅沒能重整旗鼓,反而自亂陣腳。隨著巴薩開始落低位防守,拜仁的進攻配合失誤增多,欲速則不達,尤其是薩內在右路成了球權黑洞。反倒是巴薩利用零星的反擊機會形成了更大威脅,亞馬爾險些就助攻萊萬就將比分改寫為5比1。

1729768727964021982.jpeg

擔任場上隊長的拉菲尼亞大演帽子戲法。

拜仁在場面不差,更不曾失控的情況下以3球劣勢完敗,球員臨場狀態普遍不如對手也是一大成因。很多人指責38歲的諾伊爾狀態大不如前,淪為“攝政王(射正亡)”,讓巴薩4次射正全部轉化為進球,但假如讓巴薩二門培尼亞面對這4次射門,結果也不會有什么區別。拜仁的進攻機會其實兩倍于巴薩(44比22),但射門是12比12,射正還少1次,進攻質量,尤其是射門質量明顯不如對手。而且拜仁3次射正都發生在上半場,包括了格納布里一腳軟弱無力的似傳似射,下半場7次射門全部脫靶。

拉菲尼亞、費爾明和亞馬爾在被拜仁嚴格盯防下依舊表現得自信且輕松,尤其是費爾明和亞馬爾這對年輕的拉馬西亞天才如同“濕水欖核”,一抓就溜走。相比之下,拜仁的攻擊群在穆西亞拉未能首發的情況下略顯笨拙和粗糙,更缺乏一錘定音的果敢。

不再擁有個體優勢的結果

拜仁能在上周六晚4比0收割與巴薩風格相近的斯圖加特,關鍵在于球員個人能力遠在對手之上,一個凱恩就頂了對手大半個主力陣容。面對德甲乃至歐冠聯賽階段的絕大部分對手,拜仁都會擁有碾壓式的個人能力優勢,因此在雙方拉開架勢對攻的情況下,即便后防有漏洞,拜仁往往都可以笑到最后。但巴薩是拜仁賽季至今所面對的第一個全隊身價跟自己基本持平的強大對手。

在后防折損了多名主力的情況下,巴薩首發11人的總身價還是高達5.18億歐元(據“轉會市場”網站),而缺少穆西亞拉的拜仁只有4.69億。換言之,拜仁不再享有球員個人能力的優勢。在這種最高強度、最快節奏和最大壓力的比賽中,巴薩攻擊手的技術處理能力明顯在拜仁同行之上。于是,即便是拉開架勢對攻這種令“孔家軍”喜聞樂見的局面,獲勝方程式也無法奏效。難怪《踢球者》會在賽后提問:孔帕尼這套體系能否長期奏效?

1729768749081084710.jpeg

孔帕尼的排兵布陣和臨場調整效果都不理想。

賽季至今,拜仁4次面對歐冠級別的對手,僅僅贏了斯圖加特。即便孔帕尼與拜仁還在磨合之中,這樣的表現還是令人憂心不已。而跟此前連續3場不勝之后的疑問不同,這場1比4之后圍繞拜仁的疑問,不再僅限于孔帕尼所選擇的比賽風格,還包括了執行這套戰術的球員。《踢球者》認為:“假如硬件不合適,那么軟件就無法工作,而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系統癱瘓,就像做客巴塞羅那奧林匹克體育場的情況。因此有必要去評估一下,球員是否被高估了。”

當然,合適的體系可以大幅提升球員的能力,就像哈維·阿隆索在勒沃庫森或者塞巴斯蒂安·赫內斯在斯圖加特所做到的那樣,而圖赫爾治下的拜仁則恰恰相反。另一方面,擁有更多能力突出的球員,也會提升體系的效果。在拜仁高層和更衣室都認可孔帕尼戰術選擇的前提下,究竟哪些球員不適合這個體系,哪些位置要由更好的球員去踢,需要更多比賽,尤其是像巴薩這種檔次的對手去檢驗,才能得出明確答案。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足球雋言

黃思雋的自媒體。與您一同讀懂讀透德國足球的今生前世。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