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登賽季雙殺庫里 快艇為何總能成為勇士殺手?

董倡碩11-19 17:48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董倡碩

對于金州勇士來說,祖巴茨始終是個大麻煩。賽季雙方的第一次交手,祖巴茨就拿到23分18板6助攻摧毀勇士。快艇內線得分以58比38,完爆對手。二番戰盧尼因傷缺陣,勇士本就吹彈可破的內線雪上加霜,祖巴茨的得分被勇士限制,但在籃下依然掌控雷電,抓下17個籃板球,在場的36分鐘時間里,快艇凈勝勇士21分。

內線的短板是勇士陣容構建上天生的缺陷,但勇士本場比賽外線的防守,是球隊主要的問題所在。還記得在慘敗于騎士的比賽后,我們就提出高位賭博式包夾防守的弊端。那場比賽,杰羅姆面對勇士的包夾閑庭信步,三傳兩倒左右逢源。米切爾偶有失誤,但總體也交出了滿意的失誤控制表現。

莫布利的接應和射手第二時間的直接接球出手,讓勇士的包夾策略付出代價。那場比賽,騎士在前兩節比賽中的三分球命中率一度接近80%,全場42投20中,命中率為47.6%。今日對到快艇,勇士選擇給哈登上強度,但同樣被穩健的大胡子破解。哈登全場比賽送出16次助攻,僅僅出現3次失誤。

微信截圖_20241119174446.png

和對抗騎士時的局面一樣,一旦包夾無法制造對手進攻的混亂,勇士就將在三分線外賠上性命。此役,快艇外線34投16中,高質量空位層出不窮,三分球命中率高達47%。巔峰時期,哈登的個人得分和內線殺傷能力聯盟一絕。但在他離開火箭之后,個人進攻水準逐年下滑。本場比賽,哈登全場15次出手僅有4次命中,效率低下。很顯然,現如今的哈登已經不具備憑借一己之力打崩勇士防守體系的體能。但科爾,依然堅決執行包夾策略,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從夾擊個人進攻能力平平的杰羅姆,到夾擊35歲早已不具備巔峰時期進攻殺傷力的哈登,我們不難看出,勇士教練組的高位夾擊防守策略的出發點,并不是為了壓縮對手核心得分點的球權,而是單純在挑戰對手整體的球權運轉能力,和角色球員的三分把握能力。從大數據的角度上來說,48%的三分球命中率一定是離群值。即便在這場比賽之后,勇士賽季限制對手三分命中率依然低至31.6%,聯盟第一。

82場常規賽,勇士的防守完全可以接受這樣的異常值。只不過到了季后賽,7場系列賽容錯率極低,到時候勇士還會延續“不論持球人個人得分能力強弱,一律包夾處理”的防守思路嗎?考慮到潛在緊縮輪換導致的防守輪轉體能問題,這顯然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微信截圖_20241119174434.png

從防守角度上來說,勇士全場讓對手僅得到102分,依然是成功的。相比于防守,勇士輸球更大的問題依然出現在進攻端。本賽季,在范甘迪的調教下,快艇側翼防守著實強悍,防守輪轉人人活力十足。瓊斯、鄧恩、科菲、曼恩、巴圖姆都具備一定的換防和三分能力,鎖死勇士的傳切體系效果極佳。勇士傳球被對手長臂干擾的情況,屢見不鮮。

本場比賽,勇士全隊出現了19次失誤,其中格林出現6次失誤,庫里也有3次失誤。本賽季與快艇的兩次交手,勇士已經總計出現多達40次失誤。從防守端的人員配置來講,快艇的確頗有勇士克星的意味。全場比賽勇士僅有99分入賬,遠低于賽季平均值。

賽季初,提速是科爾強調的目標之一,包夾的策略也是驅動提速思路的主要引擎之一。但是,哈登出色的失誤控制,再加上對勇士比賽節奏的壓制,的確是聯盟頂級水準。本賽季勇士往往是回合之戰的勝利者,場均92.3次的出手次數僅次于火箭猛龍位列聯盟第三。

在5場出手數低于90次的比賽里,其中兩場比賽的對手都是快艇。賽季13場球,勇士僅有2次單場命中的運動戰進球數低于40球,對手也都是快艇。防守端的包夾起不到效果,進攻端又屢屢出現失誤中斷節奏,勇士擅長的快節奏、傳切籃球,被快艇雙雙擊碎。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董倡碩

體壇+籃球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