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立:國乒遭遇“黑色星期三” ,難題如何解?

王全立11-22 11:26 體壇+原創

特約評論員王全立

11月20日,國乒在日本福岡舉行的2024年WTT年終總決賽首日遭遇“黑色星期三”, 7場對局僅勝2場,獲勝率28.57%,這個勝率很可能是中國乒乓球隊在國際賽場數十年單日最差戰績,具體時間很難考證。

 WTT總決賽“黑色星期三”一幕,是指國乒在男女單打、雙打4個項目亮相,最終僅王藝迪、錢天一在女單首輪獲勝,其他3個單項的5場比賽無一例外地失利,其中男雙的袁勵岑/向鵬、林詩棟/林高遠以0:3的相同比分敗在新加坡的馮耀恩/郭勇、日本的戶上隼輔/篠塚大登拍下,國乒男雙因此集體出局,意味著WTT總決賽將首次出現外協會球員奪冠一幕。

巴黎奧運會后,國乒在多個國際賽場遭遇挑戰,不久前在亞錦賽7個競賽項目中僅收獲男團、混雙2枚金牌,這是國乒1974年以來在亞錦賽的最差戰績。WTT冠軍賽蒙彼利埃賽,男女單打金牌均旁落甚至無緣決賽。對國乒來說,這兩次比賽堪稱慘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福岡總決賽遭遇“黑色星期三”,無疑給國乒敲響了一記沉重的警鐘。

男單賽場林高遠、梁靖崑失利了,男雙兩對組合完敗,女雙孫穎莎/王藝迪也輸了,“黑色星期三”的結果,不少人感到震驚,也有人不以為然,理由是樊振東、陳夢、馬龍三位奧運冠軍未亮相,輸球的3對雙打組合都不是國乒最強組合。這些理由看上去站得住腳,事實情況呢?

 男單首輪角逐,林高遠、梁靖崑男單分別以0:3、1:3不敵斯洛文尼亞隊的達科、日本隊的張本智和。兩名外協會球員均是近幾個賽季比較活躍的選手,林梁兩將輸球不算冷門。然而,如果考慮到他倆是巴黎奧運周期中國男乒的“五虎上將”,在樊振東、馬龍缺戰的情況下,兩位不缺經驗的二十八九歲老將以近乎完敗的方式止步于首輪,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的事。聯想到此前國乒在亞錦賽、WTT冠軍賽蒙彼利埃站的慘敗,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雖然近階段19歲新星林詩棟表現不俗,但中國男乒的整體狀況不容樂觀。事實上,近兩屆世乒賽以及巴黎奧運會的男子團體陣容,國乒呈現的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高齡陣容。

國乒男單整體狀態不盡如人意,雙打領域同樣讓人不樂觀。“黑色星期三”遭遇的五敗,有5場來自于男子和女子雙打。男雙賽場國乒兩對組合盡墨,早早打鋪蓋回家,這是國乒在WTT總決賽乃至前身——巡回賽總決賽罕見慘敗。女雙組合孫穎莎/王藝迪與日本削球組合佐藤瞳/橋本帆乃香一戰相當被動,角逐4局1:3失利。

雙打3場失利,暴露了國乒在這一領域的存在幾個問題。

一是雙打在國內淪為配角。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乒乓球男雙、女雙的奧運項目地位被男團、女團取代,尤其是混雙項目進入奧運會后,這兩個項目完成淪為配角,明年全運會乒乓球賽不再設項就是明證。

二是雙打組合默契度不夠。國際乒聯推出WTT系列賽后,以往的年度系列公開賽被取代。當年的國際公開賽均設男單、女單、男雙和女雙,WTT高級別賽事僅大滿貫賽設雙打,中級別賽事國乒主力經常缺席,加上近幾年國乒已從以往的以訓為主轉為以賽代練,主力選手練雙打的時間不多。

三是面對特殊打法有些不適應。多年來國乒提倡“百花齊放”,意思是指別人有的打法我們都有,別人沒有的打法我們也有。受器材變化的影響,如今的國乒主力隊員是清一色的橫板兩面反拍弧圈球打法, 國家隊削球、長膠、生膠等特殊打法的球員很少見。國乒球員個人能力強,但在講究旋轉和變化的乒乓球世界,實力強不等于橫掃賽場,在自身在明處對手在暗處的情況下,雙打連遭挫折并不為怪,去年亞運會國乒兩對女雙組合均被擋在八強之外就是明證。

“黑色星期三”一幕提醒國乒,面對國際乒壇競賽體系、器材的變化,如何延續國乒輝煌,已經成為中國乒壇決策層面前的一道難題。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