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簡直了,看來王雅繁和中國賽季沒有緣分。去年中國賽季之前她突發闌尾炎,錯過大好的搶分機會;今年中國賽季,她又遭遇骶髂關節炎和腰間盤膨突的侵擾,打了中網和武網就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我真的很想打后面的寧波站,對于500賽來說那一站的簽真的很好,但發病急性期時我連走路都感覺受限,真的沒有辦法上場奔跑。”一直將突破第47位個人最佳排名作為第二段職業生涯目標的王雅繁,不得不帶著第62位的年終排名結束了本賽季。“我知道中國賽季抓住機會我可能也就超越了,但傷病這種事真的沒有辦法。”
有傷就治。前陣聽聞有一種治療腰傷的機器,老公Leo建議可以試試,并想起自己爸爸腰也不太好,可以跟著一起治療。Leo媽這時候發話了,“先讓爸爸試,沒問題了再給雅繁用。”
哈?婆婆用老公給兒媳當“小白鼠”嗎?搞得Leo爸爸也只能笑著自我解嘲,“哎呀!你看雅繁你可比我更重要……”
從這個小故事中,大體可以體會到王雅繁這個東莞媳婦的家庭地位以及公婆家的家庭氛圍。通常我們想到文體明星嫁入“豪門”,都會有不少禁忌和限制,比如不得繼續從事演藝事業之類的,媳婦也不免處處陪著小心。這在王雅繁的公婆家是不存在的,她的職業、成就和價值在這個大家庭里非常受尊重。這次來東莞參加張之臻冬訓營的球員和教練們,也得到他們家非常熱情的接待;我也跟著沾光,和Leo爸媽以及小倆口吃了兩頓飯。兩頓飯里,Leo媽媽一頓為我們做了東莞當地特色的咸湯圓,另一頓花了一個下午為十多人的晚宴包了三種餃子。
盡管早已可以過上養尊處優的生活,但Leo媽還是愿意洗手做羹湯。對媳婦好,也就連帶著愿意對媳婦的朋友們給與最大的尊重,從中也可看出這個家庭的家風。
吃著Leo媽做的美食,王雅繁也不由回憶起,婆婆今年跟著她跑了三個大滿貫。比如今年澳網賽時,她作為運動員對睡眠需求量比較大,早上起得比較晚。Leo媽會一大早出去買菜,按照廣東人的習慣給兒媳婦煲好湯補身體,并且也常做糖醋排骨等一些雅繁愛吃的菜,讓她有好的心情去打比賽。
至于Leo的爸爸,是從去年王雅繁復出后開始了解網球,今年美網賽隨著王雅繁不斷取勝打入16強,他身邊向他表示祝賀的朋友也越來越多,他才更意識到兒媳是個世界級的運動員。美網賽后,王雅繁不僅成為了東莞市的“文旅體推廣大使”,還來到公婆的家鄉大嶺山雞翅嶺,參觀了湯家祠堂等重要場所,從中也可體會到湯家很以能娶到這樣一位媳婦為驕傲。
“他們家真的很開明,每個人的想法和意愿都會被尊重。”王雅繁感嘆到,她不僅是和公婆相處融洽,和姑姑們等親戚也都很親切,可以沒有顧忌地相互開玩笑。
十二三歲就離開家鄉南京到北京打球的王雅繁,因為離家早,適應能力很強;加上長年參賽,習慣了五湖四海到處跑的感覺。“東莞確實給了我家的感覺,球員的生活太孤單,我喜歡現在這種大家庭的溫暖。而且2019年領證后,我基本就是回這里了。雖然不是一線城市,但在東莞生活非常舒服。這里還有一個妙處——距離廣州、深圳和香港的機場都很近,無形中提供了豐富的航班選擇;加上冬天不冷,可以室外訓練,這些都特別適合我的職業特色。”
王雅繁原本和張之臻關系就不錯,兩個小家庭四人間的關系也非常好。張之臻的太太原本是要當王雅繁的婚禮伴娘的,只是因為兩人婚禮間隔只有兩三周,而且因為隔離等等麻煩,所以才未能如愿。此次張之臻冬訓營放在東莞,得到了Leo家族的鼎力支持;王雅繁也說,這么多優秀球員來東莞冬訓,對當地的網球文化也是很棒的推動。
和王雅繁聊天,你真的時時能感覺到,這真是一個低調樸實的姑娘。說起餐廳門口大型玉器飾品上對她“東莞之光”的稱謂,她趕緊解釋說,那是Leo爸爸的生意伙伴送的,并不是什么官方稱謂啦!說起她作為東莞文旅體大使以及廣東省和東莞市青聯委員的作用,她也很謙遜,“也還好啦!畢竟只有娜姐、鄭欽文和姚明劉翔他們,才會有巨大的推動力。”
展望下賽季,王雅繁說,年初有澳網第3輪和華欣站半決賽的積分,靠近賽季末有美網賽第4輪的積分。其實還是有大段時間有漲分機會的,“如果能超越47位的個人排名,我希望還能沖擊世界前30。”
排名和積分,對于職業球員來說當然重要。對于王雅繁來說,則不是唯一重要的事。她越來越喜歡打網球了——能夠從事所愛的職業,身邊有同樣熱愛網球的愛人陪伴,公婆大家庭是她溫暖而堅強的后盾;無論是拿起球拍還是放下球拍,她都已經生活在幸福的海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