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薛珺鐸
今天的對決有點特別。相比起早先奔赴的亞美尼亞,坐落于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白雪皚皚,是個路途更遙遠,天氣更極端的客場。5600公里的距離,8小時的飛行時間,零下10攝氏度的氣溫,比賽結束后又必須趕在倫敦時間第二天清晨6點落地,備戰周末同布倫特福德的聯賽。其中的艱辛,只有切爾西自己知道。
不過實力差距是客觀的,藍軍也在意料之內地用勝利,為今夜這場隊史跋涉距離最遠的客戰畫上了完滿的句號。謝場時,藍軍隊員周身被汗液蒸發的霧氣縈繞,但他們并未被極寒束縛住手腳:他們所面對的看臺上,是仍舊接近四位數、不遠萬里奔赴哈薩克斯坦,為球隊助威的死忠擁躉。
開賽前,切爾西就為所有到場聲援的球迷,送出了富有紀念意義的鑰匙扣紀念品,上面印制著“跨過山海,從斯坦福橋到阿拉木圖,3485英里”的字樣。筆者很難不就此聯想到《星際穿越》中的名句——“愛是唯一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事物。”
這份跨越了英吉利海峽、黑海和里海,又飛過了喀爾巴阡與高加索兩座大山的愛,在何種程度上支撐了藍軍拿到了賽季迄今的佳績?很顯然,這樣的赤誠之心為俱樂部在各條戰線齊頭并進提供了原動力,而成績上的回饋,又會進一步增進球迷與俱樂部間的感情,所謂雙向奔赴莫不過如此。
“雙向奔赴”當然不僅限于俱樂部與球迷間的紐帶,球隊內部同樣明顯。幾乎可以確認,藍軍已經找到了既能體恤球員,又樂意給青年球員提供機會的最佳人選。馬雷斯卡當然不愿意讓大部分主力班底在歐戰遠征中被消耗,但這并不意味著球隊中存在明顯的等級劃分。意大利人已經多次在媒體前撇除了這種偏見,并且在昨天親承自己的愿景,就是保證一線隊框架中的每位隊員,在每周都能收獲至少90分鐘的比賽感覺。
此種背景下,隨隊出征的20人里,除了6名一線隊的常備成員外,其余名單都被科巴姆基地的自家孩子所覆蓋。這并不是做做樣子,馬雷斯卡今夜啟用了足足9名U21才俊,用于和經驗豐富的成年隊員對抗,這需要何等的魄力?
藍軍主帥不僅大膽,還很大度。首發名單中,包括了先前同樣在歐協杯的比賽周期成為輿論主角的阿奇姆彭。名記羅馬諾報道稱,先前續約工作陷入僵局的藍軍小將逐漸回心轉意,愿意與球隊畫押、將未來留在斯坦福橋。
不論是切爾西開出了更豐厚的合同,還是逐漸向好的勢頭成為了X因素,總之,馬雷斯卡既往不咎了,甚至不吝惜對前者的青睞,在賽前對他大夸特夸。
這些自家孩子總歸沒讓馬雷斯卡失望。誠然,礙于身體素質的劣勢和合練的匱乏,抑或算上時差因素,小將們在進攻三區的傳切選擇多少顯得稚嫩,但以泰里克·喬治為首的青年攻擊群,從未停止對對手的施壓,和在腹地敢于做冒險決策的勇氣。他們能擁有如此強的表現欲,馬雷斯卡的鼎力信任功不可沒。
當然,最終為藍軍一錘定音、確保三分無虞的,依舊是在一線隊有一席之地的“老油條”們。內托身為常規主力,出現在今晚的比賽名單上有些突兀。不過,周末的聯賽他已經遭遇停賽,何況桑喬和菲利克斯近期的狀態喜人,沒有比在歐協杯更適合他發揮的舞臺了。
因而阿斯塔納的右路,成為了藍軍的主要突破口。吉烏單騎闖關前,內托已經把主隊的肋部沖得七葷八素;隨后,葡萄牙人又通過根本無法阻擋的爆發力,強行制造了烏龍球。歐協杯總能賦予馬雷斯卡在聯賽中看不到、又太過眼前一亮的參考素材。
今晚,葡萄牙邊鋒超脫了在英超為大眾留下的,僅僅只是爆點的刻板印象,化身為擁有了足夠主導權后,就足以扛起進攻大旗的邊路組織核心。
場上隊長迪薩西,和已經頻繁入選國家隊的韋加也不遑多讓。透過兩人不斷呼出的霧氣,就能夠看出他們相互溝通和指揮防線的頻率。阿斯塔納并非想象中那樣人畜無害,開場4分鐘,藍軍就險些因為高壓而被反擊得手。
得到警醒的迪薩西們不再癡迷于在后場過度拖泥帶水,兩名前輩的指揮下,主隊隨后的多次進攻勢頭都得到了遏制。即便韋加的遲疑,讓托馬索夫得到了起腳空間,但先前,也是葡萄牙人的頭槌,將差距徹底拉開。
各項賽事連續9場不敗,戰績和人心雙豐收,先前被詬病鋪張浪費的伯利,風評在慢慢扭轉。輪轉用人的戰略,其含金量還在上升:暫且拋開馬雷斯卡相比幾位前任更出挑的人格魅力,藍軍連續兩季無緣角逐前四,傷病潮是決定性因素之一。大部分強強對決下,藍軍的后手不多,有時甚至都很難拼湊出最己陣。如今賽季已經過了三分之一,藍軍的傷病人數與傷員們累積的缺席天數,都是英超倒數。
馬雷斯卡賽后適時謙遜了起來,反復強調眼下的關鍵詞是專注,去想未來四五個月的事只會作繭自縛。藍軍主帥的觀點,也得到了以迪薩西為首一眾球員的聲援。
法國中衛說,“我們都知道本賽季會很艱難、有很多比賽,好在球隊實力雄厚,歐協杯(小組階段)第一和英超聯賽第二名的成績一點不為過。目前,我們并沒有那樣的想法(贏得獎杯)。只是繼續按照自己的方式,努力工作,保持低調,并希望繼續贏得比賽。我們只想保持這種感覺。”
哈蘭德對阿爾特塔“保持謙遜(stay humble)”的嘲諷,阿森納未必愿意采納,藍軍上下卻是著實聽進去了。但話說回來,“圣誕快車”后,往往是各隊的傷病高發期,藍軍則的確具備后來居上的資本和能力。又有誰不會憧憬這樣一個如此讓人沉醉的愿景呢?
文/薛珺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