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永別了,2024。
曼聯主場再敗,0比2不敵紐卡,以排名14結束了黯淡的2024年。上次曼聯以這么糟糕的排名跑完一個自然年,要追溯到1989年,當時的排名還要低一位。曼聯在12月各項賽事打了9場(確實有點多),3勝6負。輸完紐卡,更多塵封已久的羞辱數據被翻出來:上一次12月輸這么多,是1930年9月,距今差不多一個世紀;上一次在12月各項賽事丟球18個,距今一個甲子(當年也丟了18個);在英超史上,曾有4家俱樂部在年前排名14最終降級,其中就有本輪的對手紐卡,另外3家分別是伯恩利、諾維奇和利茲聯,勿謂言之不預。阿莫林已經開啟“熬敗”模式,真是恨不得早點走完2024年。這個月,他的點太背了。
阿莫林非變不可?
僅就本場而言,他任內首次比賽只打了20分鐘就結束了。伊薩克和若埃林通分別在第4和第19分鐘頭槌破門,模式宛如復印機。任內首次,只打了半小時就換人,撤下齊爾克澤,代之以梅努。本場又是任內首次,他同時失去兩名絕對主力:布魯諾和烏加特,這哥倆分別因為紅牌和累積5張黃牌,被迫作壁上觀。
換人之后,曼聯有明顯起色,但霍伊倫和卡塞米羅分別打丟了十拿九穩的機會。而后,馬圭爾又頭槌命中門框,阿馬德補射被對手堵了槍眼。說到“喪”,阿莫林的12月真是喪到家了,輸紐卡這場,又可謂畫“喪”點睛。拉什福德自宣稱要去別處“接受挑戰”,一直被排除在大名單之外,本場出了兩個缺口,他出現在替補席上,但始終沒有上場。次次用次次失望的加納喬,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馬圭爾在德比回到首發,刷了三連敗。
賽后,兩件事成了核心話題:還堅持三后衛?還堅持雪藏拉什福德?限于篇幅,本文只討論前者,拉什福德另文再述。阿莫林承認,身為曼聯主教練,輸這么多很丟人,回應雖不斬釘截鐵“我不會那么軸,我會視情況而定”,但行家一聽就明白:這就是說“不會”。如果阿莫林這就承諾做出調整,倒是會讓拉特克利夫等人“驚得夢中坐起”:當時咱們可不是這么說的!
圍繞曼聯當前的頹勢,英媒的炒作極具心計,值得國內同行“借鑒”。邏輯鏈如下:你打三后衛,這批球員不習慣。成績不理想,你就別倔啦。改改套路,沒準還有救。既然要改,曼聯球員最擅長擺大巴,你要不試試?既然試試,是不是考慮召回拉什福德?你看,核心訴求還是拉什福德。《泰晤士報》首席評論員塞繆爾這么鼓噪,《電訊報》的博特同樣直白:“曼聯的降級狀態不會結束,除非阿莫林改變?!?/p>
為什么阿莫林仍然咬死不改?干這行的人都懂:職業教練三大塊,第一塊就是你的理論基礎,三后衛還是四后衛?別看只是后衛人數的增減,不同的陣型涉及全隊的配置和聯動。第二塊,便是組隊。根據偏好,將合適的球員安排在合適的崗位,日夜打磨,讓全隊對各自角色了然于胸,像機器一般運轉。最后一塊,便是臨場,如果局面不順,你能不能準確及時地換人改變比賽走勢?此時你可能改四后衛,也可能讓球員互換位置角色。但在備戰時,教練基本不會跳出自己的理論框架,臨時啟用一個并不稔熟的套路。
阿莫林以三后衛起家,也以三后衛成名,掙到曼聯主帥這個大活兒,豈是說改就改的?職業教練當然啥陣型都得會,但“會”和“精”是兩回事,即使要改弦易轍,也要給足時間醞釀和操練。說改就改,還能一改就成,也就以安切洛蒂、孔蒂為首的少數意大利教練。
一筐前朝爛蘋果,指望啥?
所以,阿莫林表示:改了三后衛,就不是我阿莫林了!英國人一直對442以外的陣型諱莫如深,仿佛不打四后衛就是離經叛道,須磔刑棄市。直到其它國家不停通過改良打法獲得佳績,他們才扭扭捏捏學步,內心依然滿腹狐疑,只要遇到一點不順便遷怒于陣型。但他們忘了,埃弗頓,正經老字號,是英倫最后一家采用三后衛拿下聯賽的俱樂部。切爾西,又是正經老字號,是第一家靠三后衛奪得英超的俱樂部。三后衛并非洪水猛獸,就像四后衛也絕不是奪冠福音,人才是第一位的。
曼聯恰恰是人不行,經過11場摸索,阿莫林看得差不多,應該,也必須認清這一點。從11月24日首秀做客伊普斯維奇,到本輪完敗給紐卡,阿莫林帶隊丟了21球,接近場均2個,最近3輪失球超過場均數,且沒有進球。曼聯活成了自己鄙視的模樣:老和尚的木魚——生來就挨揍。
這21個失球,可分為三大類:定位球8個,其中7個是角球。禁區外遠射丟了4球,其中3球是對方把握曼聯進攻傳切斷纜反擊所致。剩下9球,來自對方兩側傳中,其中3球是頭球。本輪的兩球之外,還有森林不講“伍德”。
英媒聲稱,你打三后衛可以,但打三后衛成績更差不是?話術集中在“三后衛更差”,至于怎么差?他們就不深究了。他們不會指出:阿莫林起用馬圭爾,最近的三連敗的7個失球,丟了4個頭球。他們也不會指出,最近三連敗,曼聯一球未進,齊爾克澤無論首發還是替補,一副失魂落魄。加納喬4次替補,純屬浪費名額,布魯諾、卡塞米羅、阿馬德和霍伊倫均錯失得分良機。他們不會指出:阿莫林給一隊的27名球員中的24人上場機會,23人上場不只一次。只有烏加特,這個曾跟過阿莫林的新援表現最好,其次是馬茲拉維。
英媒不約而同失憶和失明,看不到想不起:達洛特一直是快攻毀于一旦的根源,又是拼搶中最惜身最懶惰的,還是后衛!梅努踢中場,不盯,不搶,不鏟,不追,馬拉西亞拿球就丟,傳球就送。
將近兩月,阿莫林只有4次機會合練。沒花一分錢,阿莫林拿著滕哈赫(19人)、索爾斯克亞(4人)、穆里尼奧(2人)甚至范加爾(2人)留下的牌(這4位主教練的首選打法都是四后衛),要推行自己的設想,怎么也得讓他試試誰行誰不行吧?經過11場摸索,他的心得是什么?適合他打法的人,或者最重要的一點,適合曼聯,愿意為曼聯賣力的人,不超過一個巴掌:奧納納、馬茲拉維、烏加特、阿馬德和布魯諾。他只有半個能用的陣容,其余6個位置,特別是中衛,他連人都是第一次見到。滕哈赫甚至沒和約羅合作過。
三后衛的天生短板,是中衛和翼衛之間的結合部;最容易拋錨的是兩名防守中場和兩名內鋒之間的區域。為什么當年德國人最擅長三后衛?因為他們太能跑。克魯伊夫曾挖苦:你不叫停,他們能一直跑到明天早上。什么陣型,任何打法,都離不開跑動,跑動出奇兵,跑動出配合,跑動出靈感。
曼聯的跑動能力一直處于英超下游,更不提這幫少爺兵懼怕和對手上身體拼對抗。紐卡、伯恩茅斯、森林過去都是曼聯菜單上的甜點,現在反過來,他們來老特拉福德即使贏不了,也要撞得拉什福德們人仰馬翻。齊爾克澤的半小時濃縮了滕哈赫的全部失策:荷蘭人基本是水貨,提拔的是慫包,本土的都愛摸魚。如果4位前任,人均兩年,都改不了曼聯的氣質,指望阿莫林兩個月改變,通過技戰術?好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