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薛珺鐸
被揶揄需要用四層巴士才能承載下一線隊全部成員的切爾西,在中衛位置也開始遭遇用人荒了。這并非一句玩笑話,而是藍軍和馬雷斯卡現在實打實遇到的問題。一周前戰平水晶宮,筆者就曾提及過這一現象:聯賽四輪不勝的開端,恰恰始于中衛韋斯利·福法納的傷退。而癥結根源在于,看似兵精糧足的切爾西,還的確沒人能夠取代法國中衛的職能。
馬雷斯卡不是沒有平替,可惜比賽風格和福法納最類似的巴迪亞希勒,也在與熱刺戰罷后腿筋出了問題。科爾威爾幾乎鎖定了一個位置的前提下,剩余的人選要么能力無法勝任,要么馬雷斯卡不甚滿意。
這就造成了眼下的困局:1、2月的賽程并不輕松,切爾西必須加速追趕上去年年末落下的分數,然而沒有人可以擔保福法納不在時,藍軍面對曼城、維拉,乃至伯恩茅斯這類“巨人殺手”,后防還能安然無恙。實際上,即便是福法納先發的12場比賽,藍軍也只有3場零封。
法國中衛自己只能干著急,甚至沒和主帥統一口徑——上輪聯賽的賽前發布會,馬雷斯卡稱“根據隊醫的說法,福法納需要休養至少12-16周”,這幾乎等同于賽季報銷。但福法納自己卻在社媒上,對擁躉聲稱會盡快籌備復出。足總杯賽前被媒體發問,藍軍主帥苦笑著領情,不過還是希望前者“以自己的恢復速度和感受優先”。
防線漏風又缺人的問題總歸還是存在的,不僅是以競技網、隊報為首的一眾媒體在意,切爾西球迷同樣都很好奇,馬雷斯卡和球隊究竟會采取怎樣的措施,解決這個棘手的現象。
保守療法未必保險
把信任票投給既定隊員們,是大部分教練出于保險會采取的方式。這也是馬雷斯卡在問題顯露后迅速做出的選擇。足總杯面對莫克姆,與歐協杯的搭配比較類似,馬雷斯卡讓科爾威爾輪休留力聯賽,排出了阿達拉比奧尤和迪薩西的組合。
面對實力差距懸殊的對手,這種搭配確實是最優解。前者攻入了兩粒賞心悅目的世界波,而雖然迪薩西因為詹姆斯的復出,沒有帶上隊長袖標(在歐協杯里,隊長順位相當靠前),統領防線的作用卻也不可忽視。
問題在于,通過多場比賽的事實已經證明,這兩名球員優缺點明顯,而且相比福法納,絕對稱不上科爾威爾的理想搭檔,至少對于馬雷斯卡而言是如此。兩人因為身高優勢,高空作業能力和對抗時的硬度毋庸置疑,同時在隊內年齡稍長,比賽經驗豐富,一定程度上還得以彌補詹姆斯缺陣時的領導力。但二人的穩定性和專注程度,確實不敢恭維。
阿達拉比奧尤加盟后,為防線提供的硬度肉眼可見,對陣埃弗頓的平局中還上演了飛身堵槍眼的戲碼。然而身高帶來的劣勢也很致命——他的回追速度過慢,面對爆點球員常常提前繳械,何況他很容易不時地斷電。與利物浦的強強對話,正是他對后點盯防不足,才給了瓊斯反超的機會,這也一度讓他丟掉了上場資格。
迪薩西的缺陷則在波切蒂諾時期就顯露出來了:他的出球能力,不足以支撐在后場作為傳控體系的一員。很多情況下馬雷斯卡即便讓他首發,也是出現在右后衛位置。因此在亟需追分的當下,讓兩者依次和科爾威爾搭檔,大概率只是權宜之計。畢竟有前車之鑒,出于保守而直接扶正二人,未必會收獲預想的結果。
大膽用新人,機遇與風險并存
實際上,馬雷斯卡已經開始未雨綢繆。面對水晶宮時,他出人意料地沒讓迪薩西們和科爾威爾搭檔,而是選擇提拔青訓營的又一位后生阿奇姆彭。后者則用實際表現向大眾證明了,為何管理層不惜一切代價、甚至一度撕破臉皮將其雪藏,也要讓他續約長留藍橋。
阿奇姆彭的特點在隊內確實較為稀缺,兼具了出眾的體格和身高,細膩的控球水準和表現欲在同齡人中也算得上翹楚。是役,他的觸球次數已經排在了球隊第三,首秀交出的答卷已然在及格線之上。馬雷斯卡在賽后的采訪里提到了他最欣賞阿奇姆彭的一點:令人艷羨的學習能力。他還特意還舉例說明——在一次傳球失誤、將球權交給馬特塔后幾分鐘,阿奇姆彭就再次前壓到相同位置鏟搶,旋即將球穿透人群,完美送到了帕爾默腳下。
不過戰術考量上,阿奇姆彭還是更善于拖后揮斥方遒,通過預判解決問題,這讓他在風格上,其實更貼近“老大哥”科爾威爾。所以當阿根廷小將安塞爾米諾結束在博卡青年的租借回歸后,很多藍軍擁躉也把目光放在了他身上。
出道以來,習慣用懷舊成分煽情的阿根廷媒體,就逐漸拿他和薩穆埃爾作比較。在博卡的半賽季中,場均2.2次搶斷、1.75次攔截和4.4次成功對抗的數據非常夸張,這是相當優秀的上搶中衛胚子。
馬雷斯卡倒暫且還沒有操之過急的意思,他就此同福法納的恢復問題,在足總杯賽前一并做了解答,“現在最重要的是亞倫來到這里,適應英國環境、找到住處,并妥善安頓下來,然后才是決定給他多少時間。因為當小球員從世界另一端初來乍到,勢必要適應新的比賽節奏和文化。”
說到底,不論多天賦異稟,短期內把希望寄托在兩個生涯方才開啟的年輕人身上,未免太理想化。切爾西畢竟已經不是2個賽季前大換血的試驗田了,殘酷的現實是:劍指爭四的當下,恐怕已經沒有那么多留給年輕人的試錯空間。
再添人丁?可行但沒必要
似乎英倫本地的擁躉都更青睞訴諸引援來規避潛在的風險,而英媒大都不置可否,只是拋磚引玉的通過一些轉會傳聞,來隱約表明態度。如今甚囂塵上的兩個人選,都和同城對手水晶宮掛鉤。競技網稱,切爾西有一定意向召回小查洛巴,亦或通過操作他所有權的方式,看看能否促成國腳格伊的轉會。
乍一看兩筆交易,哪個都比較劃算。小查洛巴在格拉斯納賬下進步神速,假如回歸(暫且拋開復雜的可行性),本身又和身旁的隊友具備足夠的默契;而格伊同樣是科巴姆青訓出身,從去年起就已經在國家隊坐穩了主力交椅,不論是出于即戰力考慮,還是為下季重返歐冠的青訓報名早做準備,目前的格伊都是藍軍的不二選擇。
硬幣的另一面是什么?還是反復提及的戰術適配性,以及或將帶來的,更衣室不穩定因素。要知道,小查洛巴離隊的競技原因在于沒法勝任出球中衛,本就和迪薩西類似;而藍軍當初選擇以不太體面的方式將其“逼走”,則是為了緩解經濟賬面上的壓力;再者,如果要請回小查洛巴,當初又何必免簽與其風格和隊內定位類似的阿達拉比奧尤?
至于格伊,《電訊報》的藍軍跟隊記者馬特·勞則質疑,在三中衛體系下更能發揮特長的水晶宮隊長,能否無縫銜接青訓母隊的四后衛安排。他同時也強調,不論請回誰,馬雷斯卡在開春都必須直面幸福的煩惱——如果福法納“幸運”地提前復出,藍軍將同時擁有8名中衛,這還不包括有離隊可能的維加。
馬雷斯卡的傾向是什么?在《隊報》看來,藍軍主帥也認為球隊需要通過外部新鮮血液,來清理這一潭死水。興許在發布會上的發言,就是在隱約對清湖資本施壓。
文/薛珺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