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輝
40歲的勒布朗·詹姆斯,淪為了數據刷子。
1月14日,湖人再度失利。末節比賽,紫金軍團徹底崩盤,被馬刺單節打出37比14的比分,球隊在攻防兩端全面失守,特別是在防守端,湖人的禁區淪為擺設,這在賽后引發激烈討論。
馬刺隊的進攻策略,亦或者說是湖人的防守策略本場都體現得十分明顯,核心人物就是安東尼·戴維斯,當他離開禁區防守馬刺的外線球員時,湖人的內線徹底空虛,馬刺得以趁虛而出,全場在禁區內轟下66分,刷新賽季新高。
賽后,湖人球員紛紛表示需要給戴維斯提供更多的防守支持,雷迪克則疑惑球隊的內線防守太過糟糕。事實上,這就牽引出了湖人防守端的第二核心問題:詹姆斯的作用。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籃球場上最基本的邏輯是:高的比矮的能防、壯得比瘦得能防,聰明的比不聰明的能防。
戴維斯被調離禁區,湖人內線的整體高度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不意味著他們徹底沒有防守資源了。身高2米06,強壯且籃球智商極高的詹姆斯,完全可以充當湖人防守端的尖兵。簡單來說,如果詹姆斯愿意防守,他的防守作用至少要遠遠強于里夫斯等人。但問題的關鍵在于:防守沒有數據。
我們介紹球員的數據,得了多少分搶了多少籃板助攻了多少次,除了籃板球和防守略微沾邊外,均和防守沒有關系。詹姆斯整個職業生涯最值得稱道的不是他的技術多么華麗,冠軍次數多么高,總決賽的成績多么出色亦或者是勝率多么高,詹姆斯和喬丹等歷史巨星相比,他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數據,比如他是聯盟歷史得分王,是聯盟歷史唯一一位40000分10000籃板10000助攻的球員。因此,只有不斷地積累數據,積累到一個后人無法企及的高度,才能最大程度體現詹姆斯的偉大。
因此,整個職業生涯,詹姆斯都在不折手段的積累數據,如果說生涯大多數時間詹姆斯積累數據憑借的都是他超強個人實力的話,那么生涯后期,尤其是在2020年奪冠后,詹姆斯積累數據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犧牲防守。因為這個時期的詹姆斯畢竟上了年紀,一場比賽的投入產出變得更為有限,想要繼續大幅度的積累數據,趕40000分工程,詹姆斯只能犧牲防守。
于是,過去這些年,在湖人隊遲遲沒有引進中鋒的情況下,作為戴維斯之外湖人最高、最壯、最聰明的防守人,詹姆斯在防守端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直接導致了,這支湖人隊在沒有戴維斯的情況下,或者是在戴維斯離開禁區的情況下,他們的禁區防守形同虛設。
如果詹姆斯愿意轉型,他完全可以比德雷蒙德·格林做得更出色,成為一個可以支配進攻,可以籃下防守的球員,這足以幫助球隊提升防守,就像蒂姆·鄧肯在生涯末期做得那樣。今日,快艇中鋒祖巴茨在對陣熱火的比賽中打出了20分20籃板2蓋帽0犯規的超級數據,聯盟上一位做到這一點的球員就是鄧肯,并且是已經38歲的鄧肯,彼此的鄧肯,場均得分已經下滑至15分,當人們介紹他時,他聽上去只是一個“場均15分”的普通球員,但在防守端的無形貢獻,讓鄧肯依然可以幫助馬刺不斷贏下比賽,在生涯的最后一個賽季,在40歲的年紀,鄧肯的個人防守效率依然排在聯盟前列,他在場與不在場的球隊的效率差值,依舊出色。
說到在場與不在場的效率差值(ON-OFF),本賽季的詹姆斯正在大幅度刷新下限。截至目前,詹姆斯的這項數據是-11.4,排在聯盟倒數第5位,在400多名球員中,詹姆斯已經是最差之一。這項數據簡單來說就是,當詹姆斯下場時,湖人的表現能更好,當他在場時,湖人的表現會比他下場時更糟糕。
如果防守也有數據,如果防守的數據也能讓詹姆斯競爭歷史最佳球員,那么或許湖人就有救了。但現實的情況是,詹姆斯在防守端的不作為嚴重影響了湖人的上限,一支幾乎只靠一個人防守的球隊,注定不會有太出色的表現。實際上,詹姆斯如今和生涯晚年遭遇跟腱斷裂的科比如出一轍,彼時的科比在防守端也是出工不出力,把絕大多數的精力留在進攻端,勉強還能場均20+,詹姆斯和當時戰績糟糕的科比唯一不同的是,他的身邊還有他親自挑選的養老保險安東尼·戴維斯(在文班亞馬進入聯盟前,沒有人比戴維斯更能在防守端給全隊擦屁股),而科比當時最好的隊友或許只是新秀拉塞爾。
值得一提的是,本賽季湖人隊ON-OFF數據最好的是里夫斯,第二就是此前被送走的拉塞爾....在拉塞爾離隊后,湖人僅僅取得2勝4負的戰績,他們找的背鍋俠并不成功,此時,我仿佛聽見范大將軍的名言在耳邊響起,“拉塞爾也有話說的:我什么身高尺寸,你整天讓我防內線?完了還要奪走我的進攻球權?完了還要交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