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楊健
乙巳蛇年來臨,新年新氣象的2025,“新意”在哪里?
盡管奇數年向來不是大賽年,但2025卻注定將因諸多實驗性賽制的相繼落地,而成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變革年。擴軍后準入更寬松的世預賽、瑞士輪歐冠和新版世俱杯,都將在今年見證變革之力;而在各大聯賽,為數不多的新勢力,或多或少也將成為內外戰格局的X因素;而井噴般的超級新人和新帥,顯然也是應對財政公平新規、球市新形勢的版本之子。
新賽制,見證新王者?
春節長假,球迷們就將見證瑞士輪賽制下的歐冠“聯賽階段”的末日逃殺,目前“渡劫”最為艱難的曼城,倘若末戰不勝,將成為首支被新賽制斬落于第一階段的前冠軍得主,這一沖擊力,似乎比他們去年各條戰線5連敗更聳人聽聞。
而即便曼城能如愿上岸,他們要面對的,也是新一輪的卷王內耗。不再采取同國回避原則的附加賽,見證強強對話、同室操戈的概率也前所未有地飆升。相比于籌辦云里霧里、賽制幾易其稿、章程隨心所欲的歐超,瑞士輪歐冠雖然是“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但總比此前歐冠小組賽后兩輪諸多強隊“打卡下班”來得靠譜,而持續的消耗戰,對于那些擅長畢其功于一役的爭冠能手,顯然也不是好消息,近年來被皇馬和英超諸強輪流坐莊的歐冠,換個新活法同時,不妨也來個新冠軍?
比起歐冠的增效改良,從7隊制直接升格為32隊模式的世俱杯,今夏也將初試啼聲。盡管在參賽隊遴選方面,嚴格的準入卡掉了諸如巴薩、利物浦和阿森納等人氣強隊,但從小組賽階段的巴黎大戰馬競、曼城與尤文死磕等戲碼,至少比7隊時代幾乎全程平平無奇更有趣。而倘若FIFA許諾的高獎金,能在世俱杯開戰前籌齊并如約兌現,對于普遍為財政公平苦惱的列強而言,同樣不失為增收良方。重賞之下,總會有人讓疲憊的球員們鼓足余勇,為錢途而戰。
而在國家隊賽道,除了要到明年3月開打的最后2席附加賽,今年11月,2026美加墨世界杯的46個席位,也將全面決出。此次擴軍在保障傳統強隊不至于提前落馬同時,也注定將是新軍的溫床,而參賽名額猛增的亞足聯、非洲足聯和中北美及加勒比海足聯,藉擴軍東風推陳出新,也是意料中事——至少目前出線形勢不錯的烏茲別克斯坦、蘇丹、盧旺達和科摩羅們,是這么想的。
新面孔,下季歐戰新勢力?
相比于兩大洲際賽事賽制創新所催生的新看點,本賽季歐洲聯賽的新生面孔相對匱乏,但也不乏嶄新登臺的格局破壞者。
在英超,上賽季此時還在為財政公平罰分惶惶不可終日的諾丁漢森林,已經搖身一變為豪強最懼怕的羅賓漢,他們不但是全英超唯一在聯賽擊敗過領頭羊利物浦的存在,還以跨年各條戰線7連勝的超卓表現,穩居積分榜前四。成為近年繼紐卡斯爾聯和阿斯頓維拉后第三支沖破前四天塹的新貴,似乎指日可待。
相比于森林的一飛沖天,其余主流聯賽雖然沒有如此令人意外的攪局者,但下賽季歐冠仍可能出現亞特蘭大、拉齊奧、法蘭克福、斯圖加特等諸多中等規模俱樂部扎堆成為五大聯賽的代表,而意甲中,那不勒斯二度挑戰國米霸權更尤為值得期待。至于二三線聯賽,就更加不乏下季可能在歐戰中風生水起的潛力股,譬如以升班馬身份暫居葡超第5的圣克拉拉,上賽季僅高出土超降級區3分、但目前大有希望獲得歐聯資格的薩姆松體育,趁著薩爾茨堡紅牛退潮躋身冠軍之爭的奧地利維也納等。在各自的小天地里,他們至少讓一度固化的聯賽格局,多了幾分新意。
新規卡脖,買買買已是往事?
繼去年冬窗之后,今年1月繼續著冷冬寒流——距離冬窗關閉僅以小時計,市面上仍一條大魚也沒出水。若非已經火燒眉毛的曼城強勢出手連簽多人,眼下開銷還不足3億歐元的英超,這個年著實過得慘淡。更令人唏噓的是西甲,僅花了263萬歐元的他們,已經跌落至歐洲次級聯賽水平,無論是防線四面漏風的皇馬,還是終于恢復財政公平1比1規則的巴薩,大概率也都按兵不動。冬季轉會窗,幾乎名存實亡。
去年,歐洲聯賽冬窗花銷普遍已經跌至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甚至不及疫情來襲后人心未定的2021冬窗,而今,在財政公平政策的持續脅迫下,言及花錢,總會讓俱樂部高度緊張。而從2025-26賽季開始,已經讓20強忌憚了2年的英超新版財政公平法則(即所謂PSR,所謂“盈利和可持續發展規則”),將全面推行,它完全仿效了歐足聯2022年推出的財政公平新規,要求各隊在工資、轉會費攤銷、經紀人傭金事項的支出,不得超過俱樂部營收的85%,而歐戰參賽隊則不得超過70%。寅吃卯糧?抱歉,大人,時代變了!
而對于成績欠佳、財務難看的球隊而言,“過冬”的慘淡情形,很可能將延續到盛夏。精明透頂的熱刺主席列維,已經預感英超泡沫時代行將畫上句號:“如果轉播權交易出了問題,一切都可能泡湯。”為此,熱刺除去嚴控球員薪資(隊內無一人周薪超過20萬鎊),便是大規模囤積年輕潛力股,并尋求亞洲和北美的投資者入局。對于本賽季大概率無緣歐戰的北倫敦球隊而言,這顯然是極端困難情況下的提前模擬,但從今夏開始,這卻可能是大多數英超球隊的新日常。
買年輕潛力股,不買成名球星,是近年愈發強化的趨勢。去年冬窗的轉會費TOP11中,便有多達7人處于18歲至21歲年齡段。而今冬曼城3大新援中,除了25歲的馬爾穆什算是當打,20歲的胡桑諾夫和19歲的雷斯都是出道不久的小將。急需即戰力的超級土豪尚且如此,其他俱樂部又能如何?
新人新帥,新版本誰稱王?
早在2023年,15歲的亞馬爾就完成了西甲處子秀,而今,即將迎來人生中首份大合同的巴薩超新星,離成人依舊有半年“之久”。依此類推,2025年首位“2010后”球員完成生涯處子秀,已經開始了倒計時?
85后“雙驕”的空前強勢,讓90后球員成了足壇貨真價實的夾心層,而如今,千禧一代似乎也要重蹈覆轍。“新雙驕”姆巴佩和哈蘭德,今年底將分別27歲和25歲,但迄今仍與金球無緣,同齡人維尼修斯,煩惱一模一樣,即便是稍微年輕的貝林厄姆,雖然要到明年才告別U23球員身份,但曠日持久的“爭番”,何嘗不是過早來到的內耗?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快攻全面替代傳控的大背景下,更能適應持續一周多賽、攻防兩端都更賣力的05后新人,或許才是版本答案。尤其是DNA根正苗紅的青訓出品,在應對財政公平上得天獨厚的優勢,也讓“強行上位”愈發順理成章。
而與一眾未成年人為伍的,則是同樣“幼齒”的少帥們。曾是上個世代標桿的瓜迪奧拉和克洛普,一個正遭遇生涯空前低谷,一個則已經不問一線業務。阿隆索正在新一代標桿級帥才,而資歷尚淺的孔帕尼、馬雷斯卡、莫塔、阿莫林、伊勞拉、帕拉迪諾、許爾策勒們,雖然風格不盡相同,但年齡優勢卻是硬通貨,畢竟,經驗總能通過各種方式完成積累,但天賦卻從來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