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是一項經常性工作,要引導黨員、干部把他律轉化為自律,內化為日用而不覺的言行準則。”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再次對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我們黨歷來強調培養“自覺的紀律”,一貫重視發揮紀律的教育功能。去年全黨開展的黨紀學習教育,是黨的歷史上首次開展的以黨紀為主題的集中性學習教育,著力解決了一些黨員、干部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廣大黨員、干部的紀律規矩意識、廉潔自律意識切實增強。但紀律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一次教育就可以完成的事,必須把黨的紀律建設作為經常性工作來抓,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把紀律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管理監督、貫穿干部成長全周期。很多黨員、干部的經歷證明,一個人守紀一天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遵守紀律而不違反紀律。引導黨員、干部把他律轉化為自律,內化為日用而不覺的言行準則,必須動真碰硬強化紀律執行,準確運用“四種形態”,“實事求是、毋枉毋縱,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黨的紀律是黨員、干部保持清正廉潔的安全防護欄,是為黨員、干部劃出的底線、設置的禁區。“防護欄”,既是管束,也是保護,黨員、干部加入了組織,就要自覺自愿地在“防護欄”內,與一切相違黨性的思想行為作斗爭,摒棄私心雜念,抵御“圍獵”誘惑。毛澤東說:“黨的紀律是帶著強制性的;但同時,它又必須是建立在黨員與干部的自覺性上面。”黨員、干部一旦選擇了為人民服務,就要一生堅守理想信念,遵守黨員、干部的道德法則,并內化到靈魂深處,心甘情愿地聽黨話、跟黨走,去完成黨交給自己的使命任務,養成在紀律監督下工作生活的習慣,把他律轉化為自律,而不能不守紀律,不受管束。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決不能設“防護欄”只是為了管束別人,更不能把黨紀條規當“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紀律面前人人平等,誰都沒有例外。
“自律即自由”,身邊的現實告訴我們,仕途上走得正走得遠的無一不是理解和接受“防護欄”的,而掉進萬丈深淵的無一不是自行翻越“防護欄”的。“不想”才會“不做”,倘若“想做”,那么即便刀架在脖子上也會鋌而走險。若問“什么手”才能真正管住自己“不伸手”,關鍵還是要靠自己心中那只看不見的“不想”的手。只有把他律轉化為自律,心中有護欄,行為有準則,習慣成自然,日用而不覺,方能不越雷池半步。要把學習遵守貫徹黨章黨規黨紀作為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把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作為終身課題,活到老、學到老、修養到老。全周期錘煉黨性,提高政治覺悟和道德修養,不斷增強黨員的身份認同、價值認同、使命認同,把紀律要求轉化為內在追求,養成遵規守紀的自覺。
黨的紀律既有教育約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勵作用。“把紀律挺在前面”,進而設定安全防護欄,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管好用活,營造積極健康、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黨的紀律和干事創業是內在統一的,紀律既明確了不能觸碰的底線和邊界,也為黨員、干部干凈干事、大膽干事提供了行動準繩。遵規守紀,就會擁有干事創業的充分自由和廣闊空間。把黨的紀律建設作為經常性工作來抓,綜合發揮黨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促進黨員、干部“他律轉自律,日用而不覺”,落腳點就是“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統一起來,使干部在遵規守紀中改革創新、干事創業”。通過嚴紀律、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使黨員、干部在遵規守紀前提下,勤奮工作、放手干事、銳意進取、積極作為、廉而有為。
文/完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