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深圳報道
2月22日,中國2005年齡段U20國青隊在深圳進行的U20亞洲杯1/4決賽中,遺憾地被沙特隊絕殺,未能實現時隔20年之后重返世青賽的目標。這也讓國內球迷為之倍感遺憾,取代了先前國字號隊伍無緣出線后的那種謾罵與指責。
賽后,當國青隊員謝場,看臺上的球迷們唱響“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問為什么”的歌聲時,或許已經很說明問題,大家都認可了球員們的能力、水平與表現。國青隊連續兩屆穩定在八強行列,應該說,中國的青少年足球已經重新回到了亞洲二流之列,回到了原本應有的軌道上。當然,最終躋身一流(即重返世青賽),依然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水到渠成。
①雖有遺憾但更多是進步
本屆U20亞洲杯開賽之前,各方對2005年齡段國青隊重返世青賽抱有很大希望。一方面,05年齡段球員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和足協領導共同推出的“校園足球計劃”的第一批受益者。與其他項目在北京奧運會上大獲成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國奧隊的慘敗,事后,為振興中國足球,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成立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正式全面開展校園足球活動。
校園足球最大的意義就在于:讓當時一批4到6歲的小孩子可以更早地接觸足球,接受啟蒙教育。其結果就是現在這批05年齡段球員的球感完全不同于以往幾屆球員,所以,本屆U20亞洲杯上,眾人最大的感覺就是中國球員居然還能有這樣的基本功。
記者曾向這批球員了解過,他們中多數都已經有10多年球齡,相比以往03年齡段、01年齡段甚至更往前的國青球員,他們中多數都是七八歲甚至是十歲才開始接觸足球要早很多。恰恰是因為接受足球啟蒙教育的時間更早,才讓現在的05年齡段球員成為中國足球的希望一代。再加上后來的金元時代,各種足球學校、俱樂部梯隊以及社會青訓機構的全面興起,聘請各種外教指導青少年球員,讓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又享受到各種紅利。多方面的因素促成了05年齡段甚至包括以后幾個年齡段的球員有別于以往的中國青少年球員。
坦率地說,盡管最終的結果令人遺憾,但是,這批國青隊員在實戰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技戰術水準還是讓大家眼前一亮。換言之,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中國青少年足球實實在在的進步,而不是簡單地根據一個結果去進行評判。而且,在本屆U20亞洲杯八強中,中國隊先后與澳大利亞以及沙特進行了兩場比賽,盡管結果都是輸一球,但兩場比賽的差距并不像比分所顯示的那樣,中國隊的比賽內容并不差,甚至還占有一些優勢。
②橫縱向更能佐證提升
橫向比賽,本屆U20亞洲杯到現在產生的八強可謂實力和水平相當,不管是上半區的中國、澳大利亞、伊拉克、沙特,還是下半區的韓國、日本、烏茲別克斯坦、伊朗,完全可以代表亞洲這個層面隊伍的最高水準,而且,誰也未必就肯定比誰高出一塊,比賽的結果常常是取決于臨場發揮,勝負就只是一球之間。這與成年國家隊方面日本在亞洲獨樹一幟形成鮮明對比。不只于此,對照本屆U20亞洲杯的八強與兩年前烏茲別克斯坦U20亞洲杯的八強,我們可以看到:只有沙特在小組賽中擊敗了約旦,進入到本屆八強行列,其他七強未有任何變化,即中、澳、韓、日、烏以及兩伊。只不過1/4決賽時因為分組不同、對陣形勢不同,所以四強也因此有所變化,但這充分說明八強之間的水平就在伯仲之間。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05國青隊繼03年齡段進入八強之后,再次躋身八強行列,我們應該充分看到中國青少年足球的進步,不能因為這支05國青隊未能完成進軍世青賽的目標就予以全盤否定,甚至應該更積極地想法,如何讓現在這批隊員在現有基礎上更進一步、且加快前進和提高的步伐。
縱向比賽,上屆03國青隊殺入八強后,國內各方還是頗有說法,認為“缺少技戰術含量”“個人技術有待提高”。但本屆進入八強后,各方的反應不是窩窩囊囊,而更多地是遺憾,比賽過程來看,中國隊更應該是獲勝的一方。這種反差何嘗不就是我們進步的具體體現呢?
也正因為此,國青隊能夠穩定在亞洲前八行列,這在某種程度上標志著我們在青少年發展和培養方面正在逐漸步入正軌。想想過去,從中國國青隊開始參加亞青賽,在1994年首次無緣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以來,以孫繼海、李雷雷等為代表的1977年齡段國青隊在1996年亞青賽上獲得亞軍后,中國國青在亞青賽上的成績一直能夠穩定在前八行列,并在2000年德黑蘭亞青賽上獲得第三名(以曲波、杜威等為代表的81年齡段)、2004年馬來西亞亞青賽上獲得亞軍(即85年齡段國青隊)。但這之后,87年齡段、89年齡段、91年齡段等三屆國青隊連續三次折戟于1/4決賽,距離世青賽只差一步。而在荷蘭人里克林克的指揮下,中國93年齡段國青隊在2012年阿聯酋亞青賽上墊底,創下中國國青隊在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中的最差成績之后,中國國青隊就僅僅只是以韋世豪、高準翼等代表的95年齡段隊伍在2014年的緬甸亞青賽上進入八強,隨后的97年齡段、99年齡段都是小組不出線,01年齡段隊伍甚至連決賽階段比賽都未曾進入過。
如今,03年齡段、05年齡段國青隊連續兩屆殺入八強,對依然處于低谷中的中國足球來說,已經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僅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這支05年齡段隊伍已經不辱使命了。
③實現跨越任重而道遠
記者從跟隨李雷雷、孫繼海為代表的77年齡段國青隊、再到后來以李金羽為代表的留學巴西的健力寶國青隊開始,此番05年齡段國青隊已經是跟蹤采訪的第15支國青隊了。這期間,記者追隨各級國青隊一路走來,經歷過2001年阿根廷世青賽上中國國青隊成為亞洲唯一一支出線隊的光榮一刻,也經歷過荷蘭世青賽上高光時刻,更品嘗過93年齡段國青隊在亞青賽墊底、甚至01年齡段隊伍無緣出線的最低谷,而且也曾和外界一樣夢想著05年齡段國青隊能夠時隔20年后再次踏進世青賽的賽場。但是,任何一支隊伍的成功都需要千倍甚至萬倍的付出。
一個非常現實的情況,即在中國足球歷史上,率青少年隊伍能夠成功的朱廣滬、沈祥福、劉春明、張寧等教練都已經遠離一線隊,中國的本土教練幾無成功的教練。中國足球過去20年來就沒有任何成功的經驗可談,而且對這些成功的教練也基本采取遠離態度。在清一色外教執掌中國國字號隊伍的情況下,外教能否率隊成功,如何成功?其實也依然還是一片空白,畢竟聘請外教如同賭博。
更重要的是,中國足球先前這么多年的折騰,不只是教練沒有成功的經驗,管理團隊方面其實也是一張白紙。一支國字號隊伍不管是國家隊、國奧隊、國青隊抑或是國少隊,都要全方位的配合與工作,將各項細節完善,才有可能最終讓隊伍取得成功。譬如,當外教執教國字號隊伍時,如何與隊員進行有效溝通、掌握球員的心理動態、并提前幫助球員做好應對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等等。在這方面,現在的各級國字號隊伍同樣沒有成功的經驗。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譬如像劉誠宇在對陣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二場小組賽中領到第二張黃牌之后,將自動停賽對陣澳大利亞的比賽。于是,首先需要了解清楚,他對陣吉爾吉斯隊領到的這張黃牌是自己主動申請的,還是教練組有意安排?球員本人內心對此是何種真實反應?在缺席了澳大利亞隊的比賽后,他的心理是否有變化?在對陣沙特隊之前,他在心理上有何波動?針對未來對陣沙特的比賽中,自己應該如何調整?如果屢屢錯失得分良機怎么辦?如果獲得點球時,是不是應該自己去主罰?外籍教練未必會有這么多的思量,因為外教除了訓練之外,很少會像中國教練那樣會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去與隊員溝通,除非隊員主動找教練。所有這些,都需要中方管理團隊去處理和應對。
不只是劉誠宇,像依木蘭、蒯紀聞、王鈺棟等球員其實都是如此。而且,每個球員的個性完全不同,有的球員天生就是大心臟,屬于混不吝的性格,像這樣的球員就是喜歡踢刺激的比賽,越是關鍵場次越能夠發揮。但有的球員屬于性格內向型,在遇到大賽特別是關鍵性場次時,重壓之下有可能會發揮失常,這樣的球員就更需要進行事先溝通,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很遺憾,至少從這次U20亞洲杯來看,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欠缺了太多。
中國國青隊從此前一度無緣16強到如今的連續進入八強,進步值得充分肯定。但是,想要實現夢想,重回世青賽,也需要跨越從八強到四強的這個門檻。但是,如何跨越需要有高質量的一批好球員是最為根本的基礎,除了好球員、好教練之外,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東西。足球并不是“今天找來11人、明天就能夠奪冠”的一個簡單運動項目,也不是找位好教練就可以解決全部問題的,其中的復雜性遠超外人想象,這種復雜性恰恰或許就是足球運動的魅力所在。
如今,再糾結于05國青隊的遺憾恐怕于事無補,更重要的是,07年齡段國青隊兩年之后又將參加下屆U20亞洲杯。那么,如何讓如今的遺憾不再出現在07年齡段國青隊身上,讓如今的希望變成未來的現實。而且,07年齡段隊員的基礎完全不亞于05年齡段球員,于是,這個重任還是只能回到中國足協身上。接下來,中國足協又將怎么辦?所有中國球迷都在關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