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茅為安
F1在倫敦舉辦的史上第一次集體季前發布會是成功的,盡管留有些許遺憾,但凸顯了這項運動強烈的“求生欲”。
為了慶祝世界錦標賽開辦75周年,F1官方做了一次全新的嘗試,在倫敦O2體育館舉行了賽季啟動儀式。與2019年在澳大利亞慶祝賽事70周年時的季前活動不同,這次在形式、規模以及呈現內容上真正達到了一場盛會的級別。
整個想法提出時,圍場內觀點不一。考慮到與季前測試時間非常接近,所有車隊和車手要抽出一天的時間在某個地方集結,并不是只有航班、住宿、通勤需要安排,還涉及季前的所有企劃。不過,最終所有車隊都予以配合,很大程度上看中其帶額外商業價值,以及對賽事整體未來發展的好處。而觀眾的反應也鼓舞人心,全部1.5萬張門票第一時間售罄。
啟動活動當天,雖然晚上7點才開始進場,但下午3點觀眾已經在場館周圍聚集。還有一些車迷不惜預定了車隊入住的酒店,只為在大堂里蹲到他們追隨的車手。
由于開創先例,事前每個人對這場活動會如何進行有些猶疑,擔心白天連續參加新聞發布會和贊助商見面會可能使主角們疲憊、表演元素無法達到預期、一輛接一輛涂裝亮相會讓觀眾審美疲勞;還有人拿近期MotoGP新賽季啟動會上的混亂作為警示。
不過最終證明,所有的擔心都是多余的。在拉開序幕的音樂表演之后,當作為主持人的喜劇演員懷特霍爾精準地以各種圍場“糟點”——維斯塔潘、漢密爾頓、諾里斯、勒克萊爾、沃爾夫等大牌無一幸免——開場后,現場氣氛立即被調動起來。
在這個本質是大型“拼盤”涂裝展示會上,每支車隊有7分鐘時間,以不同的蒙太奇講述車隊的發展歷程和未來愿景,隨后揭幕新涂裝,最后由兩位主力車手及領隊與現場觀眾互動。
和賽道上一樣,十支車隊的表現各有千秋。冗長的宣傳片顯然并不奏效,有些嘉賓沒能真正帶起節奏。但是,也不乏富有感染力的時刻,比如威廉姆斯領隊瓦爾斯單排喜劇式的問候、阿斯頓·馬丁當仁不讓的《007》經典空降開場、紅牛的美式歌舞青春,邁凱倫的歷史冠軍賽車展示,更別說自帶流量的法拉利和漢密爾頓首次同臺掀起了當晚最高的聲浪。
不可避免,一些固執的業內人士和專業車迷認為這場發布會搞錯了“明星”,加入了太多音樂、脫口秀的娛樂表演,導致涂裝展示大大縮水;有憤世嫉俗的評論員質疑稱,需要通過非F1元素來烘托這項運動75周年的輝煌歷史,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現;還有人冷嘲熱諷地勸說想聽音樂或看喜劇的人,應該去演唱會和脫口秀,把時間還給想看涂裝和賽車的人。他們全然忘了,二十多年前那些浮夸的新車發布會背后,同樣是車隊贊助商運作的“表演”。
不過,對購票的現場觀眾來說,這120分鐘的“演出”物有所值:他們既一睹了F1風華絕代的過去,又沉浸在充滿活力的現代;這里有激光與燈光、歌聲與笑聲,有英雄(漢密爾頓和諾里斯)與反派(國際汽聯、霍納和維斯塔潘),還有“地獄廚神”拉姆齊這樣的名人客串。
實事求是地說,車迷們已經好久沒有這樣的新鮮感了。自從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車隊砍去了大型季前發布會(除非有超級贊助商的需要),新車發布無法跳出視頻、圖片、演說的模式。更讓車迷和媒體感到厭倦的,是每年這樣千篇一律的發布要持續一二周。本次F1發起的活動至少把發布季的周期濃縮到2小時,即使觀眾覺得不對口味,也只需忍受兩個小時,線上觀看的更可以隨時退出直播。
的確,這場75周年主題的啟動儀式不完美,比如應該給予F1學院和F2、F3更多時間;現場觀眾或許不應該在霍納、維斯塔潘亮相和國際汽聯被提及時發出噓聲;也可以給一些小車隊更多的舞臺時間。但是,社交媒體的反饋是雪亮的。F1某官方視頻平臺累計觀眾達到750萬,最高峰時12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這遠遠超過過去法拉利、梅賽德斯、邁凱倫、紅牛這四大豪門車隊單獨進行線上直播的數據。
不僅如此,賽事官方和車隊、車手攜手完成這場活動,表明了F1作為一個集體面向未來的態度。無論誰為懷特霍爾寫下車迷才懂的“梗”,這種甘愿自嘲的精神,讓人感覺到這項運動愿意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而不是繼續扮高冷。對于一個曾經面對新事物無比拘謹的賽事來說,這種自知之明令人耳目一新,更給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如果F1 想堅持舉辦這樣的活動,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不過,官方也很清楚,這樣的“秀”不能每年都進行,否則會帶來另一種疲勞。所以合乎邏輯的是,下一次F1發起如此大型的活動應該是五年后,也就是錦標賽開辦80周年。
相信現在所有人都已經期待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