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破華沙TIFO桎梏逃出生天?歐協實則已成藍軍枷鎖

薛珺鐸04-11 07:25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薛珺鐸

整面死忠看臺幾乎都充斥著赤色煙火,其余的空間則被一張巨型TIFO遮蓋:身披鐵甲的勇士一劍將雄獅斃命——我們不畏懼任何人,畫幅下如是寫著。

即便華沙警方此前已經友善提醒遠征球迷切莫張揚自己的身份,即便主隊擁躉的狂熱屬性早就聲名遠揚(甚至本季因出格的行為在對阿爾克馬爾的淘汰賽被限制入場人數),當這一幕呈現大眾眼前時,絕大部分觀眾仍舊會為此感到震撼。

假如不曉得華沙軍團是目前唯一留在頂級聯賽的波蘭首都球隊,也許會有不少人懷疑這種“禮遇”是為同城德比做的籌備。不錯,主隊擁躉確實愛在歐戰里整狠活,19個月前,他們便用駭人的巨猩圖案配上“歡迎來到叢林”的標語,嚇退了到訪的維拉——壓抑的氣氛,附帶球隊應和TIFO的“伐木”風格,埃梅里的弟子們完全施展不開拳腳。

IMG_6860.jpg

上圖依次概括今晚與上賽季面對維拉時的TIFO

藍軍確實險些遭受主隊過度狂熱帶來的影響。開賽的前十分鐘,藍軍所處的半場一度被白霧團團籠罩,隨后氣團又慢慢過渡到紅色。也許是生怕遭遇偷襲,藍軍一旦得到球權、壓上后,門將約恩森便會逮住來之不易的喘息機會“遠離”門線,丹麥人的熱區圖都和往日有了分別。

不過,比賽走勢終歸未像煙霧顏色那樣,讓藍軍陷入危局。華沙軍團希冀復刻“大衛戰勝歌利亞”的愿望,在極為短暫的時段里落空了,切爾西以一種極為奇異的方式,從華沙帶回了勝利,以及足足三粒凈勝球。

競技網的論壇上,有藍軍擁躉用不太雅觀但頗為應景的“腹瀉式比賽”為今晚做了高度概括——結果是暢通的,但過程總歸讓人感到膈應;同時也不乏揶揄聲:恐怕主隊帶有挑釁意味的TIFO,反而起到了刺激切爾西將士的作用。2年前多特蒙德不就因為趾高氣昂的TIFO,在次回合栽了跟頭?

截屏2025-04-11 07.19.06.jpg

調侃歸調侃,但擁躉們未必觸及到了要害。單論今晚的勝利,也許只是個美麗的意外。賽前首發出爐,英超名宿保羅·默森便開始大肆指摘馬雷斯卡的用人。憑心而論,意大利人的思路確實有些吊詭。

上輪面對小蜜蜂徑直更換半套陣容,球迷都認為馬雷斯卡是在兩相取其輕,為穩穩進入歐協杯半決賽做鋪墊。但他不僅在賽前發布會否決了這一點,今晚擺上臺面的11人甚至更“寒酸”。那么假若早有心輪換,舍棄聯賽追分,穩固排名的大好時機又是為何?

假若步入四強,藍軍的潛在對手相比華沙軍團,毋寧說只弱不強——本季聯賽發揮失準的維也納快速,或者鮮為人知的瑞典球隊尤爾加登。為4月份的聯賽硬仗保存有生力量自然可以理解,但馬雷斯卡眼下的輪換政策,反倒只是事倍功半,不僅戰績上未見明顯回暖,隊員面前怕是同樣不討好。

截屏2025-04-11 07.20.22.jpg

這也是多數跟隊記者的態度:相較季初為了平衡多條戰線、讓一線成員都享有出場時間,而設立的“AB隊政策”,馬雷斯卡的排兵布陣已經同自己的初衷,乃至球隊利益脫節。《每日電訊報》的名記馬特·勞就認為,如今藍軍的成員上場,似乎只是成了“田忌賽馬”策略的消耗品。

放在今夜也不例外。帕爾默今晚的角色同上輪完全做了對調。比賽場面抽象依舊的上半時,英格蘭才俊在見長的推進和傳威脅球環節,已經有了明顯回暖,可半場局勢并未有明顯起色,他卻被草草換下;今晚對阿達拉比奧尤的使用也像是一種遷就——沒有季初那種針對特定對手的部署了,藍軍4號能先發,似乎只是為了表彰他在有限出場時間里的任勞任怨。

截屏2025-04-11 07.21.35.jpg

事實上,如果不是詹姆斯復刻面對哥本哈根首回合時的發炮,讓后生泰里克·喬治補射得手,打破僵局,我們仍不知道馬雷斯卡的“薛定諤換人”還將怎么進行。如前所言,前半賽季的不少巧思,例如古斯托、庫庫雷利亞的內收前傾,抑或詹姆斯擔綱后腰,都具備極為明確的戰術意義和價值。

但今夜兩人被中途撤下輪休,和臨場變化毫無關系,原因無外乎——大局已定,沒必要再對球員產生損耗。馬雷斯卡比賽思路的“惡化”,在宏觀上仍需要歸咎于他更模糊的賽季愿景。

已經不必再對他成績變化時,就談論賽季目標上的反復橫跳做過多贅述。現在他或許都不敢斷定自己的力所能及了,索性便隨遇而安。

與上輪聯賽一樣,馬雷斯卡的備戰工作相當值得質疑,被小蜜蜂胡攪蠻纏,失去自主進攻能力后,這種副作用仿佛成了半永久。上半時,藍軍的控球率高達73%,威脅進攻次數卻屈指可數。球隊毫不意外地再度落入了必須要將皮球喂到門里的窠臼。

截屏2025-04-11 07.23.04.jpg

之所以說馬雷斯卡幸運,大抵是因為桑喬和馬杜埃凱這對狀態都低迷的苦命人,竟然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用異曲同工的兩次傳中連線鎖定了勝果,而邊鋒群的復蘇,也許對聯賽搶分大有裨益;同樣需要感謝萊吉亞,和一度占據主動卻落敗的諾亞FC、海登海姆一樣,身為下狗,被攻破城門就一瀉千里的毛病,看來在歐協杯中是普適的。

不過這種劫后余生的快感并不會持續太久。歐協杯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將馬雷斯卡架在火上烤的賽事。倘若奪冠,幫助球隊成就“歐戰三級賽事大滿貫”,日后不失為一樁美談;可如果最終失手,意大利人的帥位恐怕很有可能不保,他斷不敢冒任何風險。

事到如今,人們又已經看到歐協杯對聯賽不可忽視的影響,按照馬雷斯卡自己的話說,歐冠席位已經成了本賽季的硬指標。前者事關民意,后者又徑直同球隊的經濟狀況、乃至自己的工作掛鉤。既然希望兼得魚和熊掌,如何用好隊員,確實成了藍軍主帥當下最如履薄冰的抉擇。

文/薛珺鐸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