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發布
高爾夫球場好似一首樂曲?這樣新奇的比喻來自穎奕安亭高爾夫俱樂部執行董事凌匡冶。在他看來每一座球場都有自己的“flow”,節奏各有千秋,而他管理的穎奕安亭亦不例外。
穎奕安亭高爾夫俱樂部執行董事凌匡冶
凌匡冶表示:“穎奕每個洞銜接得很流暢。在這里打球,你仿佛在欣賞一首樂曲:前奏-主歌-副歌-間奏-尾奏。我覺得每個洞各有特色,每個洞對擊球各有要求。13-14-15號洞的連續3個四桿洞組合,將全面考驗球員的擊球技術——對多數選手而言,這三個洞充滿變數,任何結果都可能出現。”
正是這座球場即將在下周考驗沃爾沃中國公開賽的中外參賽選手。去年底,沃爾沃中國公開賽組委會宣布與穎奕安亭達成三年合作。這座從未承辦過任何國際大比賽的私人俱樂部,將首次向公眾揭開神秘面紗。
球場灑水
雙方合作的契機始于疫情期間。當時沃爾沃中國公開賽仍在深圳隱秀舉辦,凌匡冶親臨現場觀摩并參與職業業余配對賽,深受觸動。恰逢賽事計劃重返上海,雙方一拍即合,由此結緣。
雖然意向已經達成,穎奕安亭還需要得到賽事認證方DP World巡回賽的認可。凌匡冶坦言,當賽事總監邁克爾·艾瑞克森來考察球場的時候,自己頗為忐忑:“邁克爾在場下轉了大概一個小時,然后說OK,夠了。我帶著他巡視,心情很忐忑,心里想,他得出的結論要么很好,要么一塌糊涂。”
作為世界白金俱樂部的成員之一,穎奕安亭的巡查報告自然不負眾望。
“其實球場需要調整的地方并不多,歐巡賽總監提出來需要將果嶺調整得硬一點,另一個就是希望將幾個球道的落球區收窄一些,”凌匡冶說。
最大的調整應該是將球場六號洞從一個五桿洞變為一個四桿洞,這樣全場的標準桿從72桿調整為71桿。凌匡冶相信這樣改動之后,該洞更富挑戰性和戲劇性。
工作人員往沙坑鋪排水墊
穎奕安亭的挑戰,沃爾沃中國公開賽資格賽的參賽選手已經體驗到了。36洞的比賽僅陳顧新和楊伊農兩位選手在標準桿之下,而且只是-1桿。對此,凌匡冶解釋道:“資格賽那兩天的天氣,對于球員們來說,并不是那么友好,所以有些球員們沒有打出他們預期的成績。球場的狀態也還沒從冬季狀況恢復,仍處在過渡期,不過果嶺接近了我們希望呈現的硬度。球道草我們最近一直在調整,希望四月中旬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比賽。”
上個月,資格賽舉行期間,上海倒春寒,溫度下降到10攝氏度以下,而且場下刮著風,體感溫度不佳。球員穿著厚衣服,身體活動不開,而高爾夫球在冷空氣中也飛不遠,再加上球道草還沒有返青,給參賽球員提出了嚴酷的考驗。
工作人員對果嶺進行修剪
不過資格賽結束之后,上海開始升溫,目前球場已經在漸漸泛青。凌匡冶談到賽事之后的調整時說:“對于果嶺和球道的硬度,草的濃密程度等,我們都做了相應調整,包括上次格雷姆·麥克尼文(DP World巡回賽草坪總監)來到球場,我們也交流了一下這段時間沙坑以及果嶺的養護措施。”
雖然會員們都想看一看他們驕傲的主場“虐一虐”世界頂尖的球手,凌匡冶卻估計資格賽的情況,下周可能看不到。他認為在理想狀態下,第30屆沃爾沃中國公開賽的勝利桿數應該在-15桿上下,也就說每一輪打出67桿(-4桿),估計會在爭冠行列。
這是一個容易達成的任務嗎?答案將在4月20日賽事決賽輪揭曉。如果真如預期,相信凌匡冶和眾多會員會將其視為俱樂部20周年的一份好禮。